马伯庸:盗毁文物是“最贵的伤痕”
2015-05-10 16:40:28 作者:周梦 来源:楚天金报 已浏览次
“在座的读者有去过河南汲县的吗?签售前,我要为你们讲一个发生在那里的真实的盗墓案。”昨日,畅销书作家马伯庸携新书《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以下简称《古董3》)来汉,并作精彩讲座。这已是他第三次来汉宣传,但现场仍被“马亲王”死忠粉围得水泄不通。
听到被毁文物故事特心疼
“古董局中局”系列因其极强的故事性和专业的文物知识吸引了一大批拥趸,至今累计销量已过百万,粉丝也亲昵地称马伯庸“亲王”。
继前两部讲述金石、书画主题后,《古董3》聚焦古兵器—东陵盗墓故事。“它讲述的孙殿英盗慈禧墓案,堪称民国第一盗墓案,”马伯庸话锋一转,“我不是在讲盗墓,而是在讲如何保护中国文化。”
喜欢古董是马伯庸创作的原动力,他经常去潘家园跟古董贩子们聊天,收集写作素材。“每每听到因盗墓而被毁掉的文物故事,都会觉得特别心疼”,马伯庸认为,文物被盗毁之后,都给我们的文化传承留下伤痕,由此,他决定将这些“最贵的伤痕”展现在读者面前,从半年前开始创作《古董3》。故事还原了“孙殿英盗慈禧墓案”,书中不乏戴笠、孙殿英等如雷贯耳的真实历史人物。把曲折离奇的故事嵌入历史缝隙中,体现了马伯庸的高超写作技巧。
为写作恶补古董知识
马伯庸是一名外企职员,他能写出吸引人的故事,可如何做到古董知识专业而不出现漏洞呢?“马亲王”主动向记者“爆料”,这可能源于他的“阅读焦虑症”。“我几乎每时每刻都会读东西,在厕所里也会看看牙膏上的说明”,对知识的渴求与积累让马伯庸能做到细节详实、准确。此外,他还会通过查阅论文、书籍等方式核实古董知识。《古董3》颇受读者追捧,下一部作品何时能与观众见面?“《古董4》已经写了三分之一,诸如老朝奉是谁之类的谜底会在其中揭晓”,马伯庸透露,“古董系列”会一直续写下去。未来,还有将其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可能性。“《古董3》的故事背景是大乱到大治的关键节点,希望读者能知道,中国文物保护经历了多少难关”,马伯庸在见面会的最后,呼吁读者通过阅读增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