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引入社会资本修复文物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浩如烟海,但在岁月流转中,能保持完整且精美者数量有限。历史遗珠有待我们拂去蒙尘,修复原貌。然而,文物修复数量大,难度高,修复工作不以成本和收益计,单靠政府财政,难免有独木难支的无奈。

       上海博物馆在对交龙纹鑑进行修复中,首次尝试引入社会资本,效果立现:购买先进设备,修复速度加快,16年的期待将于今年完成。上博的尝试,或许可以为那些备受资金困扰的博物馆带来发展新思路。

       技术难题无法解决,16年修复时断时续

       上海博物馆20日宣布,青铜器交龙纹鑑有望于今年年底完成修复,在上海博物馆60周年馆庆之年以完整面貌呈现——这将是上博引入社会资本助力文物修复的首个成果。

       上博馆长陈燮君介绍,青铜鑑出现于春秋中期至战国中期,多用于储水、储冰或洗澡。20世纪90年代,上博原馆长马承源从香港购回此件青铜鑑,因为没发现铭文,上博专家们便以其独特的交龙纹纹饰加以命名。交龙纹鑑入藏上博已有16年。16年间,修复工作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展开。

       上博青铜器修复组组长张光敏1996年即接手交龙纹鑑的修复工作,他介绍,该器物疑似盗墓者从山西盗得,之后辗转流入香港市场。其形制之大,器壁之薄,破碎之严重,缺损面积之大,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修复难度最高的一件:“修复这件青铜鑑的工作包含了青铜修复技术的全过程,这是很少见的。而且,因为它很薄,要把平均厚度仅1.5毫米的89片青铜器残片拼接完整,最薄处才1毫米,因此每一步工作都很有挑战。”

       “遇到难以解决的技术困难,就宁可搁置起来,等考虑成熟了再继续修复,绝不敢冒冒失失去拿文物做试验品。”张光敏强调。

       企业提供资金,但不介入具体修复

       今年,交龙纹鑑的修复工程进入关键阶段,美资银行美银美林向上博注入了一笔资金,专门用于青铜交龙纹鑑的修复。

       “这笔资助使我们有更多的经费用于购买修复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和器具,在得到资助之后,修复进程加速了。”陈燮君介绍。得益于资助,上博引进了价值数万元的日本产切割刀与超声波雕刻刀,前者用以替代以前的手工切割,后者则用来在青铜器配缺的铸铜件上雕刻花纹,雕刻准确性将提高。

       “资助上博的修复项目属于美银美林2012年全球艺术保护项目的一部分。” 美银美林中国首席运营官黄健说,“在美国总部的评审会负责审定资助项目,我们提供资金。至于具体怎么修复,多长时间,怎么做,都是他们的专业问题,我们不会介入。”而提供资金的多寡,则根据不同项目的申报情况予以区别。

       黄健向记者介绍,国外的博物馆系统,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与民间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国巴黎卢浮宫馆藏三宝之一、胜利女神雕像在去年就曾依靠企业资本赞助完成了其保护项目。

       虽然中国的国有博物馆早已开始尝试引进社会资本办展,但是大型国有博物馆对馆藏文物的修复工作也引入社会资本,尚属“春鸭试水”。黄健称,美银美林在很多国家有类似的文化支持项目,相较而言,中国类似的合作仍居于起步阶段。“相关主管部门跟我们说过,这种情况以前并没有先例可循。”

       黄健说,“其实我都很惊讶我们的项目居然能开展得那么顺利。我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博物馆等方面的支持。事实上,他们也愿意尝试这样一个模式,先试试,或许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参与。”

       待修文物深居库房,期待社会资金支持

       陈燮君强调,上博一路走来,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我们不会去主动要求,但企业或个人一直以来都有对上博进行赞助、捐赠。全国文博界里,上博的捐赠文物是最多的,占藏品的1/10。”上博的一些著名藏品,如大克鼎,就来自民间捐赠。曾在拍卖会上创下天价的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也已由香港张永珍女士捐赠给上博。

       但引入社会资本资助单件文物的修复,对上博而言的确是首次。“此前,我们的文物修复完全依赖地方财政支持,现在有了社会资本这项选择,文物修复的支持渠道无疑更多了。”陈燮君表示。

       “我们做文物修复的,无法估量到底要花费多少,也不存在盈利的问题。”张光敏说,上博之所以引入社会资本支持文物修复,更多的意义在于引领。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合作模式的探索,促动社会方方面面都来支持文博事业。”张光敏透露,据他所知,现在我国不少中小型博物馆,由于资金不到位,待修复的青铜器都只能深居库房。

       “这个理念和方式很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有更多的企业受到启发,有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博物馆修复文物,将更多的文物陈列到观众面前。”张光敏说。

       “我相信这是个好的开端。我也相信,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成熟,我们今天的尝试,能够进一步引领全社会支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陈燮君说,只要有机会,上博会持续支持类似合作模式。

       除了上海博物馆外,目前,北京首都博物馆也在同一项目的资助下,启动了馆藏清乾隆官刻《大藏经》木刻版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预计需要8到10年完成。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