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万里文物亟待认定

      “万里茶道”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自2012年文物部门提出这一概念,迅速得到了国内沿途省市的踊跃参与、积极支持。

      然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专业性、复杂性、科学性要求极其严格,遗产、文物、文化并不是随便贴标签就能够确认。

      申遗,不是一个简单过程

      去年12月25日,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召开,国家文物局长励小捷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总体部署茶马古道、万里茶道、蜀道的保护与展示”,将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技术支撑上予以倾斜。其中,茶马古道和蜀道已经列入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根据目前的国际规定,一个国家每年只能申请一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国际审核本就极其专业,国内申请世界遗产的竞争更加激烈。

      同样是文化线路遗产,“中国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申报从正式提出到审查通过,都历经8年。作为跨国文化线路申遗,更是一个由多国及多方共同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申遗更需要按照国际原则和标准,科学地整合资源。

      昨日在汉举行的推进会上,专家们认为,“万里茶道”申遗,对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科学性,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遗产,不是随便一说就算

      由于茶道牵涉到建筑、遗址等多种文物类型,其中标准如何认定?并不是任何一地随口一说就行。

      8省文物专家将共同成立“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申遗专家组,讨论确定《万里茶路文化遗产认定标准》,确定中国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节点城镇。

      专家们认为,“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资源是指8省茶道沿线能够为申遗提炼价值提供物证的不可移动文物。如建筑类、遗址类与石窟寺及石刻类,年代都建议控制在1689—1911年;原址重建建筑,建筑年代建议控制在1911—1949年。

      对于中俄万里茶路节点城镇,专家们也提出:必须位于中俄万里茶路主要线路上。

      据悉,我省武汉、赤壁、襄阳、咸宁等,有望入选保护节点城镇。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