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瑜:文物拆迁何以“生米煮成熟饭”?
2015-04-15 09:48:24 来源:荆楚网 已浏览次
马固村是郑州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在河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马固村有7处明清民国建筑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但经历拆迁后仅剩两处。当地官员称:“政府在组织拆迁的时候不知道是文物,也没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了之后,农户才说是文物。”(4月12日《法制晚报》)
马固村素有“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之称,坐拥如此“风水宝地”却不珍惜,甚至不自知,恐怕令人难以置信。难道拆迁前没有相关认证手续?还是说“先斩后奏”,拆了再说?又或是利益驱使,明知故犯?
近年来,文物被拆的现象屡见不鲜,广州金陵台、妙高台民国建筑被野蛮炸毁,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被誉为“镇江最美古村落”的葛村面临被拆除的厄运……这一连串已经或即将被拆的文物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官员的“政绩饥渴”。为官一方,不动动地皮不折腾点动静似乎已难以显示其作为。眼前的文物再怎么历史悠久终究不是自己的丰碑,或许一时也成不了经济发展的摇钱树,远不如文物之下的地皮诱惑大。在这种拿现钱、树政绩、急功近利的思维面前,文物体现的不再是一种精神,而是一种物质,人们可以使用它,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冯骥才)。那么为何不拆?管它是不是文物,拆了再说,待生米煮成熟饭,又能奈我何?
事实上,我们并非不能对其进行惩治。国家《文物保护法》明文规定:“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然而无论是责令改正或是处以罚款相对于一拆一建间获得的政治资本似乎力度并不大,官员的仕途也未必会受多大影响。同时,作为执法主体,“文物主管部门”是否会站出来拒绝文物拆迁也得打个问号。
由此,法律的虚设和对政绩的渴望使得官员对文物缺乏应有的敬畏,一副保不保护无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能拆则拆,拆了还能盖大楼,建工程,谁能说这不是个诱人的买卖呢?
但事实上,文物不明不白被拆,无论政府或是官员都不是获利者。不管文物的历史长短,名声大小,它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也正因为这它才值得保护。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它反映时代的步伐与脉搏”。文物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特色,是当地民俗的“活化石”,一味为了政绩拆除文物或许满足了眼前的政绩需求,却损害了官方形象,失掉了民心,当地经济的发展也终将缺乏文化动力,到最后,获利的或许只有房地产开发商。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