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坊原住民摆宴庆祝福涧麻王庙被列为登记文物点
福涧麻王庙前的小巷办起平安宴
昨日下午,福州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府学弄9号福涧麻王庙前的小巷内张灯结彩,烟雾缭绕,大家搭锅起灶准备平安宴,庆祝福涧麻王庙被列为福建文物局公布的登记文物点。
小巷居民凑钱办平安宴文史专家开座谈会
提到福涧麻王庙,东南快报此前的很多本土民俗、文史题材的报道,都与它有着很多关联。
这里,曾有过热闹的“六月会”,让老福州回味到了儿时听闽剧、看露天电影的热闹;这里,也曾有老中医义务为百姓义诊,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让名医为自己看病;这里,还曾发现过清朝留下来的斑驳壁画,庙里的香炉甚至还与林徽因有故事;这里,还曾有来祖国寻根的台湾道教人士,前来谒拜,联谊过……
在被列为福建文物局公布的登记文物点的消息传出后,原街巷居民昨日都回到了小巷,凑了份子钱,一起办起了平安宴欢庆。福建省文史馆原馆长卢美松,市政府原文化顾问、福州市博物馆名誉馆长黄启权,还有王安榕、李林洲、唐希、郑子端、林立峰、王立济等文史专家、民俗文化爱好者,这些曾为保护福涧麻王庙而付出过心力的老前辈,这天也特意在庙宇一侧的简陋拆迁房里,举办了首届福州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座谈会。
老街坊忆古庙往夕称如今守护的麻王庙是乡愁
一直生活在朱紫坊的作家唐希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他自小在这片街坊生活,见过未遭受破坏,未搬迁时的古庙。那时,夏天热闹的“六月会”,庙里高大的石柱,墙壁上斑驳的清朝壁画,逢年过节,到庙里虔诚祈福的街坊邻里……这些都是他如今最怀念的景象。
“在公社时期,居委会就是在麻王庙里,给大伙炖饭的。挨家挨户,自己把米交过来,居委会用炖罐给大伙炖饭,饭还没熟,大伙就开始在庙里等了,那段时间很有意思。”唐希说。这是他记忆里,麻王庙最有人间烟火味的一段时期。可惜后来,庙宇开始遭受破坏,老百姓最喜欢的戏台没了,只剩下天井,到后来连天井都没了……如今,还能依稀看到旧时福涧麻王庙轮廓的,是一张他2004年春天,站在高处所拍的麻王庙相片。
旧时的福涧麻王庙已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了。不过,让如唐希一样的老街坊们欣慰的是,如今福涧麻王庙至少还有个让他们想念,可以去上炷香的地方。大伙也希望,这点微小的希冀,再也不用经受任何摧残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