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古佛现身”需唤醒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2015-03-24 09:14:02 作者:桑胜高 来源:齐鲁网 已浏览次
中国被盗肉身古佛疑现身欧洲”的事件有了新进展。最新消息显示,这尊正在匈牙利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的僧人宝像突然被撤走。根据中国媒体报道,这尊宝像和福建三明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1995年被盗的“章公六全祖师”宝像极其相似。(3月23日 新华网)
最近,“中国被盗肉身古佛疑现身欧洲”的消息在各类媒体广泛传播,引起了包括我国文物部门在内的相关方面及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就现身欧洲的“肉身古佛”和被盗“章公六全祖师”宝像的相似度而言,多个信息表明,两者极度吻合。这说明,两者极有可能是同一文物。但在没有权威调查结论出来之前,这一切都是猜测。人们关注归关注,具体到何时揭开事实真相,人们还需耐心等待。
然而,就“中国被盗肉身古佛疑现身欧洲”这一消息引发的连锁反应来看,此事绝非揭开事实真相并追回相关文物那么简单。此时,恐怕不少人都在问,该文物是怎样被盗的?又是怎样远赴重洋到欧洲的?显然,这绝非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笔者要问“肉身古佛现身”能否警醒公众文物保护意识?
应看到,“章公六全祖师”宝像被盗反映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淡薄,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完善,对文物保护的财力、物力投入不够,措施不到位等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文物的流失或损坏。
然而,20年的光阴已过,尽管我国文物保护方面的立法日臻完善,尽管各级政府提高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但现实是,当前文物保护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尴尬。仅2014年,国家文物局就通报了多起破坏文物的“奇葩”事件。这其中有陕西洛南一座明代城隍庙“凭空消失”事件,有600多年历史的西安古城墙加装电梯事件,有南京萧憺墓碑亭石刻遭非法拓印事件等。尽管这些不同于文物被盗的性质,但对文物的危害程度却十分严重。
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保护历史文物是国家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文物遭到破坏损毁的种种现象,折射出当前一些地方在文物保护和监管上存在一些漏洞和短板,但更折射出当前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缺失的现实,这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和亟待改变。对此,政府和公众应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以切实行动为保护文物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