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委书记:开封老城147处文物坚决不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

      开封这个千年古都在“新常态”下该怎么做?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接受了大象融媒·东方今报记者的专访。“开封的GDP要‘弯道超车’”“开封人的自信回来了”……吉炳伟的这些话里,透露出开封人在“新常态”下的十足干劲。

      【改革】谁抓住机遇红利就是谁的

      “对待新常态要有平常心。”吉炳伟把“新常态”比喻成一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对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用大惊小怪,同时又要有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

      新常态下,有很多新情况,也有很多新机遇。对于开封来说,新一轮改革中会有哪些机遇呢?

      “中原经济区、航空港、郑汴一体化这些国家和省里的重大战略实施的机遇我们首先要抓住。”吉炳伟说,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提出开封要加快向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开封是这些举措的直接受益者。

      “再一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吉炳伟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关于简政放权、结构调整的内容,开封过去曾因改革滞后而错失许多发展机遇,新一轮改革启动,“改革中间谁抓住机遇,红利就是谁的”。

      吉炳伟还特别提到开封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竞争中的一个后发优势。“开封市的传统产业对能源、原材料依赖性较弱,且产业规模不大,调整起来船小好调头。”他说,“在这方面我们不像一些重工业城市,包袱不重,可以轻装上阵,很快承接一些新兴产业。”

      他透露,下一步,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都是开封市着力培育的战略支柱产业。

      【赶超】曾经发展慢 现在要超上去

      在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GDP的增速定为7%左右。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更趋平稳。那么,开封今年经济增长速度是该快还是慢呢?

      “开封的生产总值近10年来都在10%以上,去年降到了9.5%。”吉炳伟说,“9.5%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也不算低。”

      今年开封定下的GDP增速为9%左右,仍比全国、全省目标高。

      “为啥定在9%,就是感觉开封的总量还是太小,在郑、汴、洛三市中,还是太弱。”吉炳伟说,“我们提出的经济基调还是‘好中求快’。开封曾一度发展比较慢,在别人慢的时候,我们要快一点儿才能‘弯道超车’。”

      【文化】要把文化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今年春节期间,“东京”开封火了。但游客井喷式的增长,也让开封有点架不住,不少游客都被堵在了路上。东方今报以《东京梦华再现 开封有点架不住》为题报道了此事。吉炳伟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高铁上也向东方今报作了回应称,开封将尽快加快配套服务设施等建设,提高接待能力。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开封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该如何更有力地拉动消费?

      “开封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不是就文化做文化,也不是就旅游做旅游。”吉炳伟说,开封的文化要放在整个城市经济产业发展里来考虑,走“文、商、旅一体化”的路子。

      他概况总结,所谓“文、商、旅一体化”,就是文化产业要旅游化,旅游产业要文化化,同时,文化、旅游产业还要市场化。

      “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动一定要运用各种资本要素,不能是政府一家在做,一定要多元化。”吉炳伟说,近两年开封“一河两街三秀”、小宋城、七盛角等新文化品牌的成果都很好。

      他认为,今年春节开封旅游的火爆实际是文化的火爆,是“文、商、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效果,是开封产业链拉长民营投资活力激发旅游客源地建设配套服务旅游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反映。

      “开封完全可以把文化的优势转化成产业的、经济的优势,同时通过文化带动相关产业、城市建设、高端服务业,甚至工业的发展。”吉炳伟对此自信满满。

      【保护】老城147处文物坚决不动

      3月5日,开封鼓楼迎来复建以来的头件大事,上鼓仪式。一面直径2.5米的大鼓被上在鼓楼之上,这意味着“中国最早的鼓楼”——开封鼓楼正式复建完成。

      任何一个古城都面临着城市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的难题。千年古城开封将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吉炳伟说,开封对老城区是按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保护为主。

      “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保护是前提。”他解释,“老城147处不可移动文物我们坚决不动,同时还要对一些危旧房、棚户区进行必要的改造。”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老城保护好,同时也要把老城建设好,为了保护一点儿都不动,也不行,要找到结合点。”他举例,比如开封新建的七盛角、御河文化旅游项目,拆的是棚户区,没有动一处文物,但也恢复了老城的风貌,增添了现代城市的气息。

      “新常态”下话心语 开封人的自信回来了

      1月2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参加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封代表团审议时,曾对开封提出四句话:“以史为鉴、奋发图强,抢抓机遇、再创辉煌。”

      “郭书记为什么要说‘以史为鉴’?就是告诫开封人。”吉炳伟说,开封历史上曾经有辉煌,但是也有过消沉的时候,“老皇城根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也影响了开封好多年,发展比较慢,所以现在要吸取教训,振奋精神。

      “原来开封人为啥消沉?没有自信心啊。”他说,现在开封干部群众看到城市发展快了,自信心也有了。

      2013年审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郑汴一体化取得新进展,开封向新兴副中心城市迈进。”

      吉炳伟说,这个目标对开封来讲就是自信心,“我们感到有盼头了”,开封将在“新常态”下,围绕这个目标一步步做好。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