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铜麒麟遭折角系复制品 非文物
2015-03-02 13:39:15 作者:蒋桂佳 来源:法制晚报 已浏览次

铜麒麟的一只角被折断,成了独角兽
昨天,有网友微博爆料称,圆明园长春园宫门的仿制铜麒麟被人折断一只角。
记者从圆明园管理处得知,此事发生在去年年底,目前,管理处已经报警。
现场 铜麒麟变独角兽 游客惋惜
“圆明园门口的铜麒麟角被折断了。”昨天下午,这样一条微博出现在网络上,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昨天下午5时,记者在圆明园长春园宫门处看到,铜麒麟位于宫门两侧,每个约有三四米高,麒麟端坐高台,十分有皇家气派。
受伤的为麒麟“右角”,有一尺多长,被从根部折断,非常扎眼。记者发现,折痕似乎属于“老伤”,并非近一两天所为,少了一只角的麒麟显得有些怪异,“威严”也受损。
“麒麟咋成了独角兽?”不少游客专门跑来和麒麟合影,但是发现麒麟少了一个角,都表示非常可惜。
记者发现,麒麟周边有一米多高的栏杆隔离,平台也有一米多高,一般孩童不易攀爬,有游客怀疑麒麟角是被成人折断。
追访 铜麒麟为仿制 并非文物
长春园宫门是当年圆明园的三大宫门之一,俗称“二宫门”,根据史料记载,麒麟原来是雍正时期圆明园大门前的摆物,乾隆时期才移到二宫门,乾隆皇帝经常通过二宫门进入圆明园,麒麟在此“迎驾”。
长春园宫门原属长春园南区建筑,位于长春园中轴线东侧100米处,为长春园正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三园遭劫,长春园宫门作为必经出入口之一,也遭焚毁。宫门前的铜麒麟后来只剩下一只,被移到颐和园。
2009年,长春园宫门复建,复建的建筑包括南边的大殿、东西朝房、罩子门和大影壁,复建面积达535平方米。复建后的长春园宫门口按颐和园的麒麟原貌放置了两只仿制铜麒麟,按此计算,被“折角”的铜麒麟尚不满六岁。
说法 圆明园管理处已经报警
昨天,长春园门口的保安表示,他也是听游客反映才发现问题。这名保安介绍说,长春园宫门挨着停车场,停车场出入口有摄像头,但是麒麟周边没有摄像头。
圆明园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称,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发现麒麟角损坏情况,并且向警方报案。
今天上午,记者就麒麟角折断的原因以及何时修复等问题,询问了圆明园相关部门,但到发稿时为止,尚未收到回复。
背景
长春园是清朝乾隆皇帝为自己归政后“息肩娱老,他日优游”而特意修造,初称东园,位于“圆明园东桓外隙地,旧名水磨村”,占地约70公顷,相当于圆明三园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其平面布局大致呈方形,内有古典园林建筑群组十余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人造山水园。北部还另建一区仿欧式风格的建筑,俗称西洋楼。
据清史档案资料可推断其始建年代应不晚于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长春园在圆明三园中成就都是很突出的,代表了清后期皇家园林的最高水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