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年子午道上的诗文碑失而复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春节前,在子午道南口重镇——西乡县子午镇老街的子午河滩上,一通明代嘉靖年款的《(春)山行》诗文碑遗失多年后,于近日在子午老街河边滩涂中失而复得。其碑文如下:

  (春)山行

  □□迎晓麗,春晝碧氛開。

  高树深藏鸟,清池浅映梅。

  山房竹日净,烟渚草沙堆。

  性本耽泉石,频歌归去来。

  又

  春山风日静,怀抱向晴開。

  乱石分流水,悬崖簇野梅。

  林開天一线,壁拱繍千堆。

  鸟道雙溪上,樵渔歌去来。

  款题“嘉靖癸丑仲春日,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河中月岩孙永恩,汉中府通判任企贤,推官李傳,西乡知县张大经立”。

  子午道是由长安南直入子午谷,翻越秦岭通往汉中、安康以及巴蜀的一条重要谷道。因穿越子午谷,且从长安南行开始一段道路方向正南(午)北(子)向而得名。此道开辟于秦代,东汉《石门颂》称:“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即指秦末刘项相争,刘邦被迫由子午道“就汉王”。《史记·高祖本纪》载“从杜南入蚀中”。《史记集解》云:“蚀,入汉中谷道名。”杜,为秦之杜县,今西安市南的杜城。《水经注·沔水》亦把张良护送刘邦去汉中途中烧绝的栈道“蓰阁”,即直水(池河)上源的栈道。

  子午镇老街,即古“南子午镇”,地当子午道新、旧两线交岔要冲,东北通宁陕,西南约58公里通西乡,西北通洋县,东南约18里通石泉。

  唐天宝年间,开辟的“荔枝道”,即由南子午镇直达县城(蒿坪山之阳的四季河,隋唐时县治所在地),溯泾洋河(洋水)而上,经平西城古城(唐时称“白湍村”),自堰口镇午子山右,入洋水峡谷,历罗镇、司上,越红石梁、杨家河、栓马岭、陈家滩,抵镇巴,即俗称的“小巴间道”,入四川万源,再延至达州、涪州等荔枝产地。明时,置镇子午,并设巡检司。

  因而,正是由于南子午镇——西乡县子午老街,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成为古子午道上汉魏晋时期“旧路”、六朝以后“新路”及唐代开辟的“荔枝道”的重要结点。

  近年来,在自石泉县两河镇沿子午河顺流而下,进入汉江河道沿线,遗留下诸如:民新村官田栈孔遗迹、子午老街、段家营唐兴寺等重要遗迹、遗存。

  此次失而复得的明代嘉靖年《春山行碑》诗文碑,就是原安放於西乡县子午镇老街——明代设立“分县衙门”之衙门所在地,此后曾为子午乡(镇)政府驻地。

  1988年10月,陕西省第二次全省文物普查中,普查队曾在院内墙上发现有《春山行碑》、《马前铜笛碑》二通以及房前石阶上铺路的《汉江舟行碑》一通。其中《春山行碑》为石英石质,呈长方形,为嵌于窗下,而被敲去右上一角,碑长91、宽61、厚12厘米,四周浅刻蔓草花纹图案,直行楷书,16行,每行11字,字径4厘米,嘉靖癸丑仲春日刻。

  《马前铜笛碑》同为石英石质,呈长方形,为嵌于窗下,而被敲去左上一角,碑长89、宽64、厚12厘米,四周浅刻蔓草花纹图案,直行楷书,11行,行8字,字径6厘米,弘治乙丑年拾月贰拾日立。碑文如下:

  马前铜笛数声频,柳□(底)行来汉水滨;

  且喜晚炊来子午,曾经春雨忆庚申;

  采茶曲苦穿林女,放濑声高荡桨人;

  却恨妖容幾丧国,荔枝飞骑不沾尘。

  款题“弘治己丑拾月贰拾,□□虎谷”。

  《汉江舟行碑》,圆首方碑,因铺于房檐路阶处,未加保护,早年尚见碑刻残文如下:

  汉水东来□□□,□□□□□□□;

  静浪花阴石边沙,□□□□□□□;

  草山半仙宫覆□,□□□□□□□;

  举觴横桨赋空□,□□□□□□□;

  江心坐看鱼鸟□,□□□□□□□;

  漫遥闻叠鼓□□,□□□□□□□;

  绿鵼轻飓水浅□,□□□□□□□;

  节半晴阴入江云,□□□□□□□;

  碧背□梅□□□,□□□□□□□;

  白沙随口外浴□,□□□□□□□;

  □心乘风□□□,□□□□□□□。

  款题“嘉靖癸丑仲春,钦差巡按陕西监察御史河中月岩孙永恩,汉中府通判任企贤,推官李傳,西乡知县张大经立”。近年再见,已无一字可识,痛感可惜。

  唯《马前铜笛碑》,因乡镇府撤并,旧址变卖,房主翻修时未加妥善处置,至今下落不明。日前只能嘱托当地村委干部多加留意,只盼来日重现,能倍加珍惜,方不失前辈刻书立碑留念之意义,更觉古村落、古街区保护之紧迫。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