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联名呼吁“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5日,上海石库门文化讲堂第六讲在田子坊陈逸飞工作室旧址举行。本期,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围绕“上海石库门文化的遗产价值”进行主题报告,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郝铁川、上海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局风貌处处长王林和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玉峰分别就上海石库门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25日,上海石库门文化讲堂第六讲在田子坊陈逸飞工作室旧址举行。本期,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围绕“上海石库门文化的遗产价值”进行主题报告,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郝铁川、上海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局风貌处处长王林和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谭玉峰分别就上海石库门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当日,由阮仪三教授倡议、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发起并联合19位学界权威共同呼吁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本次倡议分别阐述了上海石库门的重大价值、濒危现状和申报具备条件,进而呼吁全社会积极推动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共同保护、传承和推广海派文化。在活动现场,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雪敏作为专家代表宣读了《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倡议书》,得到在场百余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代表的一致赞同和积极响应。

      倡议书全文如下:

      石库门里弄发源于开埠后的上海,在市区分布广泛,曾经是绝大部分上海市民的生活空间和社会空间。在百年历史中,它塑造了上海特有的城市个性和市民生活形态,并推动造就了上海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石库门里弄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民居建筑具有唯一性,其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石库门里弄已不仅仅属于上海,它是中国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上海石库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殊属性。根据最新的统计,上海现存较为完整的石库门风貌街坊260个,有石库门里弄1900余处,居住建筑单元五万幢,其中60%为旧城改造范围内的旧式里弄。可见,石库门已经处于濒危状态,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因此,加强对石库门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目前,上海石库门已经得到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的关注和重视。2004年,上海市政府批准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已经有173片石库门风貌街坊得到了法定保护;2009年,上海石库门里弄居住习俗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上海石库门里弄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挽救濒危的城市遗产,促进全民对历史遗存的共享和保护,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与相关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及各界人士共同建议“上海石库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在此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乃至全社会发出倡议:

      让我们共同行动,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要求,科学规划,做好相关研究和申报工作;保护石库门文化遗产,维护其完整性和原真性;传承海派文化,为上海城市建设与文化创新提供新动力;我们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把上海石库门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完整地传给后人,交给世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