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民写长信呼吁抢救紫洪山古村

      兰亭镇紫洪山村,是柯桥区3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样本”之一。但近日,70多岁的市民徐金富给兰亭镇党委和镇政府写了一封长信,呼吁对紫洪山古村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否则无需多少时间,绍兴又会失去一个宝贵的古村落。

      自2010年稽东镇冢斜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后,绍兴再无古村落入围。2014年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绍兴又颗粒无收。省历史文化名村也依然只有4个:柯桥的冢斜村、诸暨的斯宅村、嵊州的华堂村和竹溪村。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古村落寥若晨星,引起了不少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从柯桥区委宣传部退休、长期从事绍兴旅游文化研究的徐金富,就是其中之一。

      紫洪山村位于兰亭镇的东南部,离兰亭风景区约10华里,是一个华侨、港胞比较多的侨村。2012年,柯桥区文物部门曾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工作,结果只有稽东镇冢斜村、兰亭镇紫洪山村、夏履镇双叶村3个村拥有集中连片的传统建筑,传统风貌保存比较完好。

      1959年曾执教于紫洪山完小的徐金富,对紫洪山村非常了解。他总结说,该村至少有“五古”:古岭道、古民居、古树、古溪、古民风。如古岭道,至今存有紫洪岭、陈家岭、妃子岭和王坞岭,尽管现已弃用,但保存完好,特别是陈家岭和妃子岭,古意浓郁,古道幽深,是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古建筑是紫洪山村最大的特色,至今尚存20多个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其中12处保存较完整。徐金富认为,这些古台门是古村落的核心,虽然有的已破败不堪,有的已渗入现代元素,但基本格局还在。而且台门里人才辈出,张家八三嬷嬷台门出了3个大学教授:张孝杨是西北电力设计院的高级设计师,张孝泽是北京大学教授,张孝评是西北大学教授。张启发台门是“军官的摇篮”,其第三房儿子张毓顺是国民党军队团级干部,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第二房的儿子、女儿全是解放军的医官。

      然而,现在紫洪山村里,新房子比老房子多得多,由于缺乏规划,已经严重威胁古村落的整体性和传统风貌。徐金富告诉记者,如果政府对该村加以规划、保护和修复,不仅能留下这个古村落,还可以开发乡村旅游。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