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拆迁造路遇清代照壁乐清:道路照修古迹照留
2015-01-13 09:56:19 来源:温州都市报 已浏览次

城市建设是否应给历史古迹留下一方净土?乐清市就碰到这样的问题:清末徐树声古宅的照壁,正巧立在城区东云南路拆迁、建设工程规划路线上。面对古迹去留问题,乐清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道路照修,古迹照留。
昨天,记者前往乐清发现,该照壁已被加固补强,伫立在新建的柏油路边,述说这座城市的变迁。
他们决定把“历史”留下
乐清市东云南路拆迁、建设工程北起乐清市东大街,南至建设东路,长490米,宽16米。新建的东云南路平坦、宽敞,与旧城区的狭窄弄堂以及老屋形成鲜明对比。
而那一面照壁所处的位置,就在将要新修的人行道上。附近村民说,该照壁有百余年历史,与中和巷6弄的徐树声古宅构成一个整体,是历史古迹,但不是文保点。对工程项目来说,此处是能拆除的。
乐清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元友说,类似照壁在乐清市所剩不多,该照壁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同时,照壁位于古宅台门外,所在位置很有讲究,拆除或者移动都将破坏文物本身的价值,建议原址保护。
为了照壁该拆还是该留这个问题,多部门来来回回协调了好几次。最终,大家决定把“历史”留下来并加以保护。
“是文物,我们肯定不会拆。而且照壁走向与道路走向一致,只是占去人行道一些空间,不会阻断人行道。”乐清市旧城建设办公室综合科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近年来乐清市在旧城改造中遇到的第一例历史古迹去留问题,也为今后的古迹保护提供一个参考。
照壁上的图案很有寓意
目前,照壁已完成加固、修缮工作。该照壁位于徐树声老宅外东北角,与东边大门外的另一个照壁遥相呼应。
“照壁为砖石结构,梁、斗拱等的做法均是仿木构形式建造。未修缮前,屋面瓦椽大部分残损,右边为断垣残壁,被杂草以及生活垃圾掩埋了形状。”乐清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直参与整个设计、修缮工作,他们对照壁进行可逆性加固补强,修缮瓦椽,对屋面进行清理。同时,在照壁周边修建挡墙,防止马路建造过程中对文物造成破坏。
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照壁上的灰塑图案(如图),其中在屋脊上,一个瓶子上系了一个画戟。根据徐树声生平经历,工作人员猜测这有两种寓意,一种是“戟”谐音“吉”、“瓶”谐音“平”,寓意“吉祥平安”;另一种是瓶上系戟,寓意“平升一级”,表达徐树声对于升官的意愿。
此外,照壁正反屋面材料使用也各不同,正面用筒瓦相对较好的材料,背面则用普通小青瓦。
曾经的屋主
是公认的“钱多多”
那么,曾经的屋主徐树声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乐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据大多数资料记载,徐树声生前经商,后来捐官为“翰林院待诏”,并且是公认的“钱多多”。历史上有记载关于徐树声的有两件事:一是曾独资重修“望莱桥”(据《光绪乐清县志》记载:望莱桥一名“港桥”,在县城东五总,国朝光绪元年翰林院待诏徐树声奉母林氏重建)。二是曾参与重校《宋王忠文公文集》。
此外,在《光绪乐清县志》的叙用人员(文职)名单中记有“徐树声,观察衔”。从徐树声墓碑信息来看,他于光绪二十一年卒,其余信息还有待进一步了解。
乐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在徐树声老宅所在的中和巷,在清末年代,工商业一块出过不少姓徐的人才,而且大户较多。其中,距离徐树声古宅不远处有一个徐可楼老宅,为文保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