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资金投入难题 留住村落原住村民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难点:一是个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的资金投入问题。把原住村民留住的问题,原因较复杂:一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另谋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难点:一是个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的资金投入问题。二是把原住村民留住的问题。

      资金投入方面,目前各级财政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原则上只能用于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尽管对个人产权国保单位最高可给予工程费50%的经费补助,但前提是个人先出资修缮。此外,由于制度建设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到位,依靠社会力量解决个人产权文物建筑保护问题也不现实。建议国家设立文物保护公益基金。初创阶段可考虑设立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公益基金,结合我国实际,中央财政首期投入不少于10亿元,以后投入逐年降低,直到实现基金独立运营;基金划出一定比例进行经营性投资,并将经营性收入全部用于文物保护。基金使用拟实行申报制,产权人申报项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把原住村民留住的问题,原因较复杂:一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另谋发展。二是村民居住地选择是个人权利,部分原住村民为了享受更加舒适和现代化的居住条件,自行离村而去。为解决村落中原住村民流失严重的问题,建议:一是反对将原住村民整体迁出,对村落进行商业开发。必须将村落旅游开发规划纳入村落保护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对人口密度过大村落,在村落附近安排住宅建设用地。二是允许对属于文物的传统民居进行适当改造,让留在村里的居民居住质量得以提升。三是提倡利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使原住村民在村落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不低于外出打工平均收入。并提倡当地为原住村民提供多方面扶持或奖励补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