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男子捡3200年前古剑担惊受怕藏18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洛南男子耕地时捡到西周石斧,主动上交被奖100元;陕西小伙捡到战国青铜剑上交文物部门,获奖励500元。”近日,不断传出群众捡到文物上交,文物部门奖励少得可怜的新闻。

      昨日,记者从沈阳文物部门获悉,近两年沈阳文物部门未接到捡到文物上交的线索。辽宁省文物专家组专家姜念思认为,给上交文物者的奖励太少不利于激发群众的热情。

      刨地挖出古剑藏了18年

      今年6月一把极其罕见的青铜短剑在绥中县被发现,其剑尾部配有镂空铃首,在使用时会发出铃铛声,清脆悦耳。这便是商周时间北方特有的青铜铃首剑,距今已有3200年。这也是辽宁省境内首次发现。

      与此一起发现的还有罕见的鱼形鞘、环首刀等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20件,这批珍贵的青铜器为绥中县一村民上世纪九十年代耕地时发现的,在家中保存了18年,葫芦岛市博物馆耐心做了近一年工作,今年6月4日,村民才同意将这批青铜器入藏该博物馆。

      去年,博物馆通过相关渠道知道这件事后,并得知已有社会人员与村民联系准备收购。博物馆领导主动到村民家中做工作。

      工作人员反复宣传《文物保护法》,对村民承诺,什么时候想看自己的东西就什么时候到博物馆来,并对村民给予了高标准的奖励。

      当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批青铜器是用抹布裹着的,至于藏在什么地方,村民没有说。村民说,这18年没有一刻不担惊受怕。对于此次的奖励是秘密,但是远远高于目前文物部门的奖励。

      上交文物奖多少无细则

      沈阳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确实没有接到捡到文物上交的线索,而此前收到过群众上交文物,沈阳文物部门给予一定奖励,奖励金额多在300元至500元不等,重要的文物奖励会增加些。

      对于奖励金额少的原因,并不只有沈阳是这样,全国差不多都一样。主要原因是,国家尚未出台相应的对捡到文物上交者的具体奖励规定。另外,很多文物管理部门并没有一笔对捡到文物者的专项奖励资金。因此,对捡到文物者的奖励就显得随意。

      辽宁省文物专家组专家姜念思认为,陕西小伙捡到战国青铜剑上交文物部门,获奖励500元。获得的奖金与文物的稀缺性和文物的价值相比,确实奖励少了些。

      他称在七八十年代,在辽宁捡到文物上交的现象很多,不少是省内农村的,喀左的,朝阳的。而当时对于他们的奖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物质奖励不过几块钱,主要包括是往返车费和误工补助等。但他们不在乎,感到很光荣。

      姜念思表示,我国规定了对上交文物者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但并没有规定奖励的细则。因此这些年的奖励金额变化并不大。时代不同了,应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参照文物的市场价值、历史价值等综合因素,按市场价格的一定比例,对主动上交文物者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做有利于激发群众上交文物的热情。

      六成受访者不愿交文物

      在记者随机采访中,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如果奖励太少,不愿上交捡到文物。

      对此姜念思表示,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出土文物归国家所有,私人严禁买卖。把发现的文物据为己有或偷偷卖掉,做法都是违法的。如果被查获,不但文物要被收缴,倒卖文物者还要面临刑罚。

      他拿青铜剑举例说,民间一般不具备保存的能力。青铜剑保养不当容易氧化,最终报废;青铜剑除了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其学术价值。可以帮助还原历史;青铜剑放在博物馆,每一个民众都有观赏的权利。

      相关链接

      国外捡到文物咋奖励?

      西方国家很早通过法律赋予了对遗留物、埋藏物、隐藏物等发现人的报酬请求权,并明确了奖金应占总值的比例。

      美国各州都对文物发现者有明确的奖励比例。英国的《宝藏法》规定博物馆必须按照市场价格从发现者手中购买。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一般规定,在自己土地中发现文物,归自己所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