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百年古桥被拆 民生文物孰轻孰重引争议
2014-11-17 09:28:50 作者:胡康林 来源:新民网 已浏览次
11月12日上午9时许,江西省崇仁县宝水河上的一座 古桥 在挖掘机的轰鸣中轰然倒下,这座屹立了170多年之久的 古桥 终将成为了历史。针对 古桥 是否拆迁一事,近几个月来一直备受争议,当地政府以打造民生工程为由建议拆除,考古专家认为具有文物价值建议保留。9月22日,江西省文化厅曾向抚州市文化局、崇仁县文化局下发了《关于不得擅自拆除崇仁县 黄洲桥 的意见》,然而,今日,这座九孔 古桥 的拆除工作依旧正常进行,争议也再次掀起。
当地政府: 古桥 不是文物是危桥
日前,江西抚州市崇仁县重建 黄洲桥 一事在网上引起争议,当地政府以打造民生工程为由建议拆除,考古专家认为具有文物价值建议保留。9月22日,江西省文化厅下发向抚州市文化局、崇仁县文化局下发了《关于不得擅自拆除崇仁县 黄洲桥 的意见》,要求“未经审批同意之前,该桥必须实行原址保护,不得擅自拆除。”然而,近日,这座屹立了170多年之久的 古桥 依旧倒在了挖掘机下。
对于为何执意要拆除这座 古桥 ,崇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黄洲桥 是崇仁县的一座 古桥 ,连接着崇仁县城的新旧城区,在县城的交通布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县城内60%的人流车流都会经过 黄洲桥 ,因为桥面较窄,又存在安全隐患,每逢上下班高峰, 黄洲桥 附近就会交通拥堵。“因 黄洲桥 早期的设计跟不上如今城市的发展,给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拟建一座新桥取代 黄洲桥 。”
“对于 黄洲桥 是拆除重建还是修缮,当地政府因此还组织过大讨论。”该负责人称,据当地政府和相关检测部门考察分析,认定该桥被评定等级为5类危桥,如果将 黄洲桥 进行改造价值不大,且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只有拆除重新建新桥。“当时确定了2套方案,一是除险加固,二是拆除重建。在实施第一个方案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对该桥进行加固,但是行洪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遇到特大洪水,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保留该桥,在另外地方选址重建,也不可行,该桥上下游两边都是密集居民区,要修建一座大桥,拆迁难度非常大。”
据悉,经过多次讨论修改, 黄洲桥 最终决定被拆除,并将投资近3000万元建一座新桥。“当时,我们已经按照要求将这个文物登记点向相关部门做了备案,像 黄洲桥 这样的文物登记点,崇仁有603处。”崇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崇仁县真正被核定为县级 文物保护单位 的有12处,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 4处,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3处,全部被完好无损地保护了起来,而 黄洲桥 没有被列入 文物保护单位 。
考古专家:具有文物价值该保存
黄洲桥 作为崇仁县唯一一座作为历史见证的 古桥 ,它历史到底有多久?有多大历史价值?8月底,北京茅以升科技基金会就曾组织过多名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认定 黄洲桥 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并建议保留此桥。9月2日,考察组又起草了“关于对 黄洲桥 处置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将 黄洲桥 改为行人/非机动车辆专用桥,研究新桥有无可能在附近设置”的建议,但这些建议未被崇文县采纳。
据《崇仁县志》记载, 黄洲桥 所在位置,唐朝时是一种简易的梁式桥“杠”。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改为浮桥,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开始修建石桥,历15年竣工,旋毁于火。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在桥面上建屋40余楹,桥两端设门启闭,并由文天祥题写“ 黄洲桥 ”三字桥名。此后,该桥屡坏屡修。在清代顺治至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月,大水冲毁该桥,复以浮桥代替交通。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当地富绅谢廷恩捐资重修,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历时四年,建成八墩九孔石拱桥,桥长139米。
据史料记载其桥基部分共十四层,在我国古代桥梁史上是罕见的,是我国古代桥梁技术的历史见证物。目前, 黄洲桥 桥基、桥墩和桥拱的大部分构件为清道光年间的原物,主要结构仍保留着道光年间的原制。“ 黄洲桥 可以认为是具有170余年历史的 古桥 ”。
省文化厅:未经审批同意不得擅自拆除
10月14日,江西省文化厅向抚州市文化局和崇仁县文化局发文,要求未经审批同意不得擅自拆除 黄洲桥 ,并要加以保护。
省文化厅表示, 黄洲桥 是崇仁县不可移动文物,该桥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国家文物局和省文化厅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 文物保护单位 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和《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省文化厅向抚州市文化局和崇仁县文化局下发了《关于不得擅自拆除崇仁县 黄洲桥 的意见》。
省文化厅要求,未经审批同意之前, 黄洲桥 必须实行原址保护,不得擅自拆除。当地应抓紧时间组织文物资质设计单位编制 黄洲桥 保护维修加固方案,并经法定程序批复后实施,确保 黄洲桥 桥体安全。当地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避免机动车行驶对桥体结构造成进一步损害,同时加强 黄洲桥 安全监测,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险情
网友热议:民生和文物孰重孰轻
屹立了170多年之后, 黄洲桥 依旧轰然倒下,不是因为自然灾害,而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拆除。该拆还是该保留,政府的出发点是为了民生,专家的出发点是为了文物,然后民生和文物孰重孰轻,不少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拆就拆了吧,万一以后出现倒塌,所有在桥上过的人就惨了,领导干部的头脑还是不错的,什么古迹啊一到出事就晚了。要是这个桥两头封闭,只是让过路的人们看,那也没什么价值,所以还是拆了吧。”网友“木然回头”表示,拆除 黄洲桥 是为了改善民生,建议拆除。
“完全可以保留 古桥 ,重选址建新桥。先不说 古桥 是不是文物,单是古物,就肯定具有一定的价值。古物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古文化,代表的是历史,是一种文明,就这么拆了,不觉得可惜吗?改善民生还可以有很多办法,专家也提出了建议,为何不采纳。现在古物没了,是再也找不回来的。”另一网友对拆除 古桥 持反对意见。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