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址:拯救正在消失的“金矿”

      20世纪飞速发展的工业,为城市留下了一批特殊的遗产。空旷的厂房与铁门相触,尚能摸到工业化脚步的余温。当工业企业逐渐退出城市中心,这些厂房还矗立在这里。这些曾经创造辉煌的事物逐渐成为了工业遗迹,对这些遗迹的再造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新课题。

      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的定义,“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车间、制造厂和工厂、矿山和处理精炼的遗址、仓库和储藏室等”都能算做工业遗产的范畴,保护工业遗址,不是全盘保留,而是要从不同时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保护。

      无锡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和现代乡镇企业主要诞生地,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遗迹。2006年,在无锡举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上,首个“工业遗产保护”宪章性文件――《无锡建议》诞生。无锡在全国率先提出工业遗产保护要实现“从单位的老厂房,老机器向老企业整体布局保护和老企业片区风貌保护的转变”,从而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

      无锡的工业遗址上,能否开出新的经济之花?

      老船厂里,催生出生活服务产业园

      高大的厂房,斑驳的墙壁,无锡船厂旧址在新惠路18号沉默地传递着旧日记忆。无锡船厂建于1956年,有将近五万平米的厂区,在2012年9月底整体搬迁后,老厂房的设备被无锡市产业发展集团收购。今年,这个闲置两年的旧船厂迎来了它的新主人――8月,这里换装成了中铠云服务创意产业园。

      这里原有的厂房的主要建筑结构并没有太大变动,高大厂房成为联合办公区、商业活动区,原有的池塘成了景观湖。户外烧烤、露天电影院等功能也在原有的空间基础上被设计在园区里。

      “一般园区会提供一些政策优惠让企业省钱,以此吸引企业,但我们认为企业发展需要的是赚钱,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来到这里可以赚钱才是吸引他们的根本因素。”产业园负责人金为铠说,从这个角度出发,园区以空间聚集为各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在运营中打造云服务的概念,园区中实现统一结算。

      “现在招商已经结束,企业积极的反应

      也证明了我们思路的正确。”

      记者获悉,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集法律服务、金融财税、商业会展、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行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城市产业综合体,古老的船厂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转机。

      采矿宕口,从残山剩水到生态园

      在宜兴张渚镇,一个矿山宕口遗址历经8年,投资累计2.8亿,建设成为了生态园,开始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宜兴张渚是一个传统的矿山建材镇,到了上世纪90年代采矿业已经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矿石开采在为张渚镇人民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2006年,张渚镇为了保护环境,调节产业结构,关闭了所有石矿。

      “工业遗址保护要能够见证国家的历史变迁和工业化进程。如德国萨尔工业区,那些炼钢高炉、各类型厂房包括废弃矿山都被留下来。或是作为现代艺术,或是开展旅游业。”曾经的矿山老板阮连根思考是否可以通过改造让矿山在恢复环境的基础上再次产生价值,带着“再造生态天堂”的理想,阮连根不断地学习和考察。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张渚镇处于三省交界,本就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需求,阮连根请来了专家设计了生态园规划,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建起了华东百畅园。

      如今的华东百畅园有1300亩的水果采摘基地,300亩的水上乐园,建起了游乐园和宜兴首个动物园,还依托地形带有自驾极地越野特色。现在,这里已经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阮连根感慨,从“残山剩水”到“生态天堂”,规划尤为重要,废弃矿山要按照实际条件来决定改造的方向,并不是所有都适合转型做旅游。

      华莱坞,初轧厂旧影中的灿烂新像

      雪浪初轧厂,1986年筹办,2007年已成为当时无锡最大的钢铁厂。2007年,太湖供水危机爆发,在切肤之痛中,无锡认识到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当年,无锡提出“城市南进,产业北移”的发展政策,这家钢铁厂也应要求外迁,留下了面积24.5万平方米的土地和大量老厂房。这片土地能干什么用呢?

      “无锡有影视产业的发展基础,厂区的建筑风格对文创企业也较有吸引力,在政府的支持下,这里完全具备数字电影产业发展的条件。”江苏华莱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1987年无锡的央视影视基地建立,成为中国首创的大规模影视拍摄和旅游基地,无锡的影视产业一度非常兴旺,为无锡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考察过国内外影视基地后,华莱坞的团队发现国内影视基地一般以外景拍摄基地或主题乐园等单一功能为主,内容简单,发展后劲差。为此,华莱坞提出打造“影视创意产业园”,让游客在这里“体验电影,体验电影节,体验电影人”。

      2012年5月29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正式揭牌。以数字电影拍摄为龙头,以后期制作为支撑,华莱坞着力打造集电影申报、拍摄、制作、发型,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链。从老工业厂房转变为数字电影产业园,华莱坞正在实现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的华丽升级。

      链接>>>

      无锡工业遗址改造实验

      西水东

      在荣氏家族厂房的土地上,盛高置地进行重新开发,在旧厂房的基础上建造了新的城市综合体,打造成开放式中央生活区,建造有住宅及商业配套设施。

      运河外滩综合体

      运河外滩由万科集团打造,以原开源机床厂和无锡机床厂的工业建筑遗产为主体,内有运河外滩美术馆等当代艺术馆、餐饮、休闲、娱乐等现代化商业,风景、文化与商业渗透融合。

      北仓门

      位于古运河畔的规模最大的蚕丝业仓库旧址。在蚕丝仓库的基础上改为现代loft建筑,是一个以当代艺术国际性交流平台的文化艺术机构。北仓门文化创意产业园定位于设计研发、商务办公、艺术展示、时尚休闲。

      南下塘文化创意园

      n19955文化创意园以无锡原压缩机厂旧厂房为载体,通过原有厂房、办公楼等的改造,积极引进设计、传媒、展示等创意产业,这片拥有悠久历史的工厂区将变身为无锡独特的时尚创意园区。

      专家点评

      工业遗址的多种用途

      工业遗址再开发的3种主要用途是,文化、混合用途、公园。先来看第一种“文化”。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是由原有的铁路车站遗址改建而成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市是将工业荒地改造为博物馆,美国马萨诸塞当代艺术博物馆由电厂改造而成。在欧洲,多个工业国家的工业遗址被整合开发,形成了10条工业遗址主题路线。

      当然,可以改造为文化用途的工业遗址,数量毕竟有限。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占用大量土地和空间的工业遗址,更多的是被用来开发住宅、商业设施或混合用途开发。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东部港区在1980年代,就被改用为居住和文化用途。

      一些本身带有工业美学强烈特征的工业遗址,则更多地被开发为公园和开放空间。近代以来,公园就被视为城市关怀保障公众健康、安全、民主权利的象征。最近几十年来,在法国、美国许多城市,原本被政府或开发商规划为其他用途的工业遗址,因招致公众强烈反对,不得不改建为公园,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公共绿地、公共空间的延展,与后现代逆工业化的返璞归真情怀相合,受到了市民欢迎,并推动了更多城市加入到改建工业遗址为公园的潮流中来。

      (江南大学荣氏研究中心陈文源)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