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拓印涂污文物被行政拘留 全国尚属首例

      上周六,南京市栖霞区公安分局向外界详细公布了南京两处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违法当事人被处七日行政拘留并处500元罚款的事件。令记者倍感意外的是,仅仅两天后,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专门为此事,再次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在昨天上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市文广新局对上一次由栖霞区公安分局就此事公布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纠正。南京市文广新局文化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蔡健告诉江南时报记者,在前次消息发布中,栖霞区公安分局有三处内容不是很准确。

 

  “首先,因非法拓印涂污文物被处行政拘留是全国首例,而不是南京首例。其次,发现这起案件的,并不是普通群众,而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第二分队、第三分队的文物保护志愿者。这是今年6月才成立的、直接隶属于市文广新局的一支专业队伍。消息中说"接群众举报"并不妥当。普通群众没有接受过文物方面的专业训练,并不能准确辨别文物。”蔡健介绍,第三处不准确的地方在于鉴定专家。“文物的保护与鉴定需要专业技能精深的专家才能评判,因此,是由我们局里组织南京博物院两名石质鉴定专家赴栖霞区进行的现场鉴定,而不是公安部门找的专家。”

 

  10月3日至8日,南京市栖霞区文化旅游局委托宜兴金陵文物研究所对萧景、萧憺陵墓石刻墨迹污损进行了清洗,目前已基本恢复原状,前后共花费3.52万元。据悉,栖霞区文化旅游局还将就此事对当事人展开民事诉讼,要求当事人支付清洗文物的所有费用。

 

  南朝陵墓石刻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420年—589年)的帝后陵、王侯墓前的石刻,位于南京市及其附近的丹阳市和句容市一带。南朝建康城最鼎盛时甚至超过了唐代的长安城,然而只有南朝陵墓石刻部分被保留了下来。目前现存南朝陵墓石刻33处,其中帝陵12处,王侯墓20处(包括失名墓8处),陵区入口1处,分别分布在栖霞区13处、江宁区7处、句容1处、丹阳12处。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