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民间文物失窃 清代神龛离奇被盗

      “祖先留下的东西,我们竟没能守住,心痛啊!”10月17日上午,盐亭县石牛庙乡村民发现冯家大院内一具名叫“宝鸭生辉神龛”文物离奇失踪,目前,盐亭警方已介入调查。

      清代文物离奇被盗 村民感到很受伤

      记者18日来到盐亭县石牛庙乡,找到了“宝鸭生辉神龛”一直存放的清代二进四合院内。

      “我平时割完草后回到家就把背篼随手放在牛圈外,17号早上我就找不到我的背篼了。” 村民冯文让告诉记者,当他踏进存放神龛的祠堂准备另取背篼时,发现神龛竟不见了踪影。

      记者在存放神龛的房屋内看到,房屋无明显损坏,门锁也完好无损,空荡的案几旁还残留着零星的香烛。村民冯明理眼里浸满了自责的泪水:“被偷神龛祖上传下来的,村里有村民专门维护。”由于正值农忙时节,村民并没有在意,当17日有村民发现神龛不见了,大家都慌了神。“平时开生产队大会的时候,我们村的人都要来看一看,拜一拜。现在不见了,大家心里都很着急,这对于全村人民来说都是打击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神龛已不见踪影

      “相传这尊神龛是冯姓主人祖上传下来的,神龛是由当地最有名的木匠连续工作三年半精雕细刻而成。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冯明理说,曾有来者欲高价收购,被他们拒绝了。“祖先传下来的东西,我们要永远传承。”

      镇村之宝“宝鸭生辉神龛” 代代相传

      村民口中视为瑰宝的“宝鸭生辉神龛”是何许神物呢?记者从文物爱好者冯兵口中了解到,相传“宝鸭生辉神龛” 系是冯姓地主祖上传下来的,距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据此倒推,神龛产生年代应该在乾隆和嘉庆之间。神龛高三米多,宽约两米,厚近半米。神龛上下一体,下面是一米来高的三开门木柜,木柜也是连体上下两层,上面布满很有远古气息的雕花图案,基本都是采用镂空、浮雕、圆雕多种手法相结合,图案流畅。装饰图案有象征吉祥如意的瑞兽,如龙、凤、鹿、蝙蝠、麒麟等等;也有很多祥草图案,如兰草、荷花、梅花、竹子等;还有云饰、如意、万寿纹图案,每一细节都清晰可辨,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旧时刷上去带金色的涂料犹在,令神龛至今熠熠生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被盗神龛(图片来源据网络)

      而“宝鸭生辉神龛” 一直存放在一所清代中晚期的二进四合院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祖先、对家族的高度尊崇。

      记者从盐亭县文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用于存放神龛的清代二进四合院在相关部门有所登记,而神龛隶属四合院中的旧件,并没有单独登记。由于神龛存放房屋内环境阴暗潮湿,他们曾多次上门提出将神龛带回当地博物馆代管,产权仍属于当地村民,但因为有村民反对,这一方案未实施。

      神物被盗背后串串疑问待解开

      一位八十八岁的冯姓老人告诉记者,他曾在16日傍晚看见过四个面生的人路过他家屋外,朝神龛所在的房屋走去,由于年纪过大、眼神不好,他并未看清四人长相。“我以为他们是调查员,是来参观神龛的城里人。直到神龛不见了,才觉得这四个人很可疑。”

      背篼离奇失踪的冯文让老人,则在第二天被同村村民告知,背篼在出村的马路边躺着。

      盗贼从何而入?神龛如何被运走?是什么人盗走了神龛?这一切又一切疑问一直围绕着石牛庙乡的村民……

      目前,盐亭县公安局刑侦支队已到现场取证,并对案件展开调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