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85亿再现明清古城 靠谱吗?

      记者:近日,受关注的洛阳古城(老城区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项目传来消息:经过3年的酝酿和规划,该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该项目共投资85亿元,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集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文化示范区。您怎么看现在越来越多的这类旧城改造背景下的旅游古城再造运动?

      周志红:古城的老房子由于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居住需求,对它进行必要的修复和改造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允许当地居民回迁就不合适了。古城只有居民生活在其中才有生命活力,没有了生活气息的古城是没有长久吸引力的。

      刘思敏:85亿元在城市中心区打造这样一个项目,有难度。在中国来说,古都是一种稀缺性旅游资源。但是,北京、南京、西安等几大古都发展太快,都很难恢复城市核心区古风貌。洛阳作为古都之一,一定要考虑保护和恢复风貌。对旅游而言,社区风貌的价值超过单个古建筑的复建。重修建筑哪怕再逼真,如果周边古街巷的氛围变了,给人的感觉就如同看盆景一般。

      记者:洛阳已经有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核心景区,而有关人士强调“建好的古城,表面上古香古色,里子却是现代的”。有人担心,新建一批假古董,而文化遗存还是匮乏,如何表现才能吸引游客呢?

      周志红:在古城修复的过程中保留其外观风貌而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做法是可取的。古城由于历史久远,往往会经历几个朝代,在修复和展示其历史内涵的时候一般应该重点结合其最辉煌的时期,但如果当年的历史遗存已经不多,或者是不适合现代的价值观和市场需求,选择易于开发并能容易被市场接受的历史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刘思敏:国内的古城的历史街区残存,主要是清末,因而复原洛阳汉魏唐朝的气魄有难度。洛阳此种操作最为保险,最关键是要做到能体现古风古韵,杜绝杂乱,整治环境。在吸引游客方面,可以借鉴如今开封古城复兴的经验,用美食、演出娱乐等来延长游客停留的时间。

      记者:如今,国内不少历史文化名城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山西大同“百亿造城”烂尾,而西安则以曲江模式为代表;另一方面,当地民生情况也亟待解决。如何平衡?

      刘思敏:最重要的是在开发过程中考虑好原住居民利益。其中部分居民要迁走,需采用市场化操作赔偿安置。还有部分一定要留下,因为任何一个社区型旅游度假区都需要一定比例居民在当地就业,参与游客的互动,为此在旅游设施之外,还要考虑居民居住和商业需求。

      周志红:无论是造城还是复古,都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和市场相结合,要考虑市场是否能接受,有多大的市场空间?二是要与产业相结合,不能脱离当地的产业环境和产业基础;三是要和当地居民相结合,古城的历史发展延续,古城的文化积淀,都是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的。古城的现代开发也不能抛开当地居民。要把解决古城的民生问题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奢谈古城的保护开发和文化延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