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依凡:向挖掘机考古者说“不”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新建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施工队伍和文物工作人员在现场发掘,挖掘机将墓体破开后,在古墓内清理出来尸骨等遗物。

      文物考古是一项严谨细致的科学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然而,近日却爆出用挖掘机来进行古墓的发掘,这一荒唐举动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现场的施工人员动用挖掘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我们也可以理解,可是现场的文物工作者竟没有提出任何质疑,任由这种荒唐行径的发生,难道其专业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吗?

      人们常说:杀鸡焉用宰牛刀?动用挖掘机来考古何尝不是对这一俗语的最好诠释。如今,传统的考古技术早已加入了遥感、物探等现代技术,并且实现了多领域融合。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更加“温柔”的手段来打开墓门,这种不专业的野蛮行径是万万不可取的。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这些出土的文物是进行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不可复制的,一旦遭到了破坏,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对此次野蛮考古行径进行惩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文物工作者专业知识和考古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学校对于专业知识的讲授要更贴近于学生的接受度,同时严格专业的考核制度。要让即将从事考古工作的人员清楚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之大,担子之重,真正把考古事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当然,必要时也要让其明白,挖掘机对于考古的危害之大,损害之深。从源头上杜绝这种鲁莽的挖掘机考古者,向挖掘机考古者说“不”。

      向挖掘机考古者说“不”,还考古环境一片清净;向挖掘机考古者说“不”,给考古事业一剂清流。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历史的传承,承担起维护历史遗产的重大责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