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谈故宫安保:50多个大屏幕实时监控(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把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幽默有趣、数据翔实、思路清晰……2小时的讲座听完仍不过瘾。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前日做客深圳,以“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为题,对故宫博物院藏品、近年维修现状以及未来规划等做了系统阐述。讲座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大会议室举行。
单霁翔透露,深圳对故宫博物院的支持很大,比如万科捐了300万元用于两处古建筑的维修;腾讯免费为故宫做实景扫描录入,为故宫将来登录网络打下基础;另外,还有雅昌集团更是每年为故宫资助100万元,帮助故宫博物院的办学。这些都让他感受到深圳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
谈故宫
600岁生日后开放达80%
到2020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600岁生日。这个拥有9000间房屋、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故宫古建筑群,馆藏文物到底有多少?
“如果在10年前,即使是故宫博物院院长也难以说清故宫博物院所拥有的文物藏品数量,但是现在可以明确地说出一个数了。”单霁翔说,自2004年开始,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持续7年时间的大规模文物藏品清理,经过全面系统的普查整理,得出了文物藏品的准确数量,院藏文物数量为180755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占文物藏品总数的93.2%;一般文物115491件,占文物藏品总数的6.4%;标本7577件,占文物藏品总数不足0.4%。
故宫收藏无可比拟,难免引得公众好奇,想一睹为快。“不断扩大开放面积就是为了让公众能看到更多藏品。”单霁翔表示,目前故宫的开放区域已由2002年的30%增加到了52%,后年将达到76%。在2020年故宫博物院600年院庆之际,开放区域将达到80%。
谈票价 绝不会通过涨价来控制游客数量
故宫博物院目前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是人!“每天到访的数以万计的可爱的观众,既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化资源,也是现时最大的压力”。 单霁翔说,10多年前的2002年,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数量是700万,10年以后,2012年故宫的观众增长了一倍,达到1400多万,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观众数量超过1000万的博物馆,去年故宫博物院的观众数量继续增长,达到1534万。
“从数据上来看,每年的10月2日那一天是人流量最大的一天。”据了解,2012年10月2日,是故宫博物院历史上观众最多的一天,达到18.2万人。“故宫博物院观众的淡季与旺季差距非常明显,在每年的观众流量曲线图上呈现出‘双针一峰’图形,即‘五一’、‘十一’两根针,暑期一座峰。”
与其他热门景区不同的是,故宫博物院多年来门票从未涨价,仍旧维持冬季40元、其他季节60元的价格。“曾经有人给了建议,说票价高了,来的人就少了,但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单霁翔表示一般情况下3~5分钟就应该能买到门票。
谈安保 50多个大屏幕实时监控
2011年,故宫发生失窃事件,一个盗贼进入故宫博物院展厅盗走展品。单霁翔在讲座中也谈到了故宫的安保问题。“以前我们的安保设施可以称得上北京市最强大的,但是10多年没有升级,设施老化严重。”他说,与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的现代化博物馆相比,故宫博物院安防技防系统老化,设施相对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盗窃手段不断提升,呈现盗窃集团化、智能化和暴力化的趋势。
盗窃事件发生后,着手升级故宫博物院安保设备。到2013年,故宫博物院建立了强大的安防系统,有1500多个高清摄像头,50多个大屏幕实时监控。“日后我们还计划把互联网全覆盖到每一件文物”。单霁翔说。
谈产品 文化产品去年销售额达6亿
故宫博物院自己的文创产品是否被游客接受?单霁翔低调地说,“我们只是没有公布而已,我们的销售额达6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故宫目前每年推出含有故宫元素的文化产品大约有300种,经过多年研发,文创产品已累计达到5000多种。“时尚,萌,有用又带有明显的故宫元素。”单霁翔表示,由于故宫属于非营利单位,始终坚持把文化传播放在首位,因此无论是故宫门票价格,还是这些文化产品,定价都很低,因此利润并不高。 “这个标签牌你们就别买了,我用了第一天就被人顺手牵走了。”单霁翔指着屏幕上的几款“故宫风”的行李标签牌苦笑着说。
数字:
在故宫内办公的单位要全部搬出,到2020年,故宫向公众开放的范围将达80%;
故宫博物院5000多种文创产品,2013年销售额是6亿元人民币;
2012年10月2日一天的游客量达到18.2万,你还敢这天来吗?
声音:
离开原生环境的文物像“孤魂野鬼”一样,大量宫廷文物在原生环境中得到陈列展示,有背景环境的烘托,才能全面彰显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才能获得应有的尊严。
增加对文物建筑和文物展品无害化的照明设施,科学设定不同空间的光照度,使观众不需要再把脸贴在玻璃上,而是拥有尊严地、以轻松的心情和姿态,观赏在适宜温度、湿度和光照度下的文物展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