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发掘保护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9月19日,市委书记高福平深入乾安县赞字乡后鸣村,实地察看辽帝“春捺钵”遗址群考古发掘情况,就辽金文化产业项目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淑红,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金国学等参加活动。

      乾安县辽帝“春捺钵”遗址群是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于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位于赞字乡后鸣村、让字镇藏字井村、余字乡地字村和腾字井村。高福平一行实地察看辽帝“春捺钵”遗址群后鸣片区台基发掘情况,仔细观看遗址群后鸣片区台基分布图和祭祀古城址影像图,并与正在进行考古作业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询问发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辽帝“春捺钵”遗址群后鸣片区现存高大的台基969个,多为长方形,现已出土六耳铜锅、轮齿纹陶片、粗白瓷片、北宋铜钱和观音头等文物。高福平指出,辽帝“春捺钵”遗址群填补了我国古代皇帝“捺钵”遗址的空白,备受瞩目。要坚持科学考古,严格按照考古的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发现更多遗迹,并思考、规划遗址的旅游价值,把文物资源、文化资源变成旅游资源,进一步展示松原厚重的辽金历史文化。

      高福平强调,几百年的辽金历史是松原最为厚重、最为突出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挖掘潜力很大。一定要高度重视,立足优势和特色,保护传承好地方历史文化,着力打造文化品牌,真正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要全力支持辽金文化研究工作,特别是要加大辽帝“春捺钵”遗址群保护发掘工作,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有效预防自然和人为损毁,确保遗址的完整性。要坚持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生态旅游统筹运作,以重要文物遗迹保护展示为基础,继续打造“千年捺钵地,百年辽帝都”的文化旅游品牌,并通过与周边查干湖、龙华寺等文化旅游园区对接联动,形成规模、集聚效应。要充分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积极引进投资者,切实加强辽帝“春捺钵”遗址群保护,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切实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挖掘松原的历史文化资源,彰显辽金历史文化特色,不断扩大知名度,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为松原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