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议政:别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盆景”

“参观过北京奥运场馆的人可能发现,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有个小四合院,在周围一片现代建筑中显得非常突兀。在参加协商会之前,金文妍正带着学生在烟台等地就古村落保护和传承进行调研。

      “参观过北京奥运场馆的人可能发现,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有个小四合院,在周围一片现代建筑中显得非常突兀。脱离了周围的背景和原来的文化环境,再好的古建筑也只能成为历史文化遗址上的‘钉子户’。”8月20日,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讲师金文妍作为群众代表,受邀参加省政协举行的《关于重视和加强我省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案》协商会。会上,她的这番话引起了在座专家学者和政协委员的共鸣。

      “提到徽派民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成片连接的黑瓦白墙院落,但是我们的很多古迹却拆得只剩一个孤零零的建筑。”省政协常委邓相超说,古建筑是需要依赖背景和环境存在的,这样才能彰显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参加协商会之前,金文妍正带着学生在烟台等地就古村落保护和传承进行调研。“2012年到现在,我国一共有1521个国字头的传统文化名村,其中16个在山东。现在,它们几乎面临同样的问题:大拆大建,加速衰败;建设标准单一,村村一面;村民如何获得切实利益。”金文妍说,如果不解决村民的水电暖、垃圾处理、排水等切实利益问题,政府、城建者、文化保护者将来可能会陷入疲于奔命的保护状态。

      参会的政协委员们认为,不能只注重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修缮,而不考虑周边环境的改善、设施的更新和业态的提升,否则历史文化遗产将成为缺乏生命力的“盆景”。

      对此,参加协商会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耿庆海说,这其实是城市规划建设中如何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问题。他们正在抓紧编制完善《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作系统规划。

      耿庆海介绍,《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增加了“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专篇,制定了“文化传承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我省再申报争取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挖掘保护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00个历史文化名村,积极推进8个省级文化生态试验区申报国家级试验区,全面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和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制度。《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年)》及专题开展的《特色村庄保护与发展研究》,对建筑风貌与特色保护作了重点强调,提出要在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中继承和延续原有的历史文脉、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

      “不仅是保护一栋建筑,还要保护周围的环境,使之更加协调,这也是在保证未来古建筑、古村落旅游业发展的‘金矿’不被破坏。”耿庆海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