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衍生让文物活起来

      近日,苏州博物馆推出以馆藏文物秘色瓷为原型的创意饼干在网上走红。文物居然能变成“萌萌哒”的小饼干,不仅好看、好玩,还“好吃”,获得了网友纷纷点赞。通过创意,博物馆里的瑰宝正在以衍生的方式,承载文化理念,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直以来,如何让博物馆更吸引观众是文化工作者思考的问题,而充满创意的衍生品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说起博物馆创意衍生品,人们很容易想起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胶带。2013年推出的这款纸胶带,是清康熙皇帝真迹的复制品,简单的4个字,8个月就赚进新台币2660万元,也成为游客必买小礼品。这次推出创意饼干这种“舌尖上的国宝”,其实除了苏州博物馆外,还有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以3000年前的古蜀面具为原型的文物饼干,古朴神秘的饼干花纹让网友直呼“舍不得吃”。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把西汉皇后玉印、汉代未央瓦当、唐代开元通宝都做成了饼干图案,萌意十足的文物饼干一时之间成为网上网下最火热的“国宝”。
      
      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但对于依赖输血的博物馆而言,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意义更大。从传统中创造出新价值,设计有新意的文物衍生产品,可以解决自身运营的资金,增加经济效益。而一件好的文物创意衍生品,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思想的延伸,更是承载着文化理念的符号,能帮助博物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当中。“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方式也会让游客更加体会到文化的内涵。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