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军医院旧址修缮完毕 有望成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里,曾经,一批批伤兵得到救治;曾经人潮涌动的码头也在这一带;不久的将来,它是滨江风光带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记者昨天探访获悉,民国海军医院旧址已基本修缮完毕,70天的修缮过程也创造了南京文物修缮史的最快速度。

      

      未来,它很有望成为鼓楼区境内的又一处江苏省省级文保单位。不过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是,这处建筑曾经屋顶是歪的,墙也是倾斜的。

      

      [探访]

      

      原民国海军医院藏身江边

      

      如果不是熟悉的人领路,外人根本想不到民国海军医院藏身在老下关原惠民桥市场一带的一处大工地内。

      

      修缮设计方案的负责人、东南大学教授、东大古建筑研究所所长周琦教授告诉记者,修缮前,除了挑高的屋檐、花瓶栏杆护栏、窗花挂落、罗马柱及铁栅栏花框等保存较好,还能寻到一点遥远的记忆外;民国海军医院旧址“身子骨”很弱,到处破烂不堪,砖墙损毁八成以上,部分还出现坍塌险情,被鉴定为险房和危房。

      

      原规划的滨江风光带要穿越这处老宅。根据原规划,至少要拆掉其中一栋民国建筑的一个夹角。最终,经过论证,专家们一致建议就地保留,并做修缮,让其成为滨江风光带的独特风景。

      

      动了个很先进的“大手术”

      

      资料显示,长条形的住院部,共1363平方米,凹形急诊部则约806平方米。

      

      “因为是砖木结构,所以我们没有采用可能会产生破坏的落架大修方式。而是用钢结构、绞合支架等支撑起老房子的‘骨架’。”周琦的描述,让人有一种时光错乱的感觉。原来,这处建筑采用了最先进的修缮方案,动了一个“大手术”。

      

      在屋架、结构体系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原样进行修缮,自不必说。修复花瓶栏杆、罗马柱这些原本保存较好的中国风、西洋风构件,更是精心“雕琢”。

      

      修缮还给房子重做了排水设施。“民国建筑一般排水设施不足,而这处建筑,江水涨潮时甚至超过了原房屋的地基标高,砖头从下往上烂,酥得不行。”周琦如是解释。

      

      鼓楼区滨江管理委员会建设处处长刘公勤透露,民国海军医院旧址已基本修缮完毕,仅用了70天。

      

      [揭秘]

      

      很囧,当年工程质量其实不咋的

      

      中山北路往长江大桥的老下关沿江一线,有很多值得保护的民国建筑。民国海军医院旧址也很庆幸地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并于1999年12月被列为下关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周琦透露,研究1929年的航拍图,1941年的地图、1949年的航拍图,海军医院旧址在这些年代保存得都相当不错。

      

      不过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是,这处建筑本身的工程质量是相当粗糙的。用周琦的原话来说,就是屋顶是歪的,墙也是倾斜的。

      

      但这不代表这栋建筑没有保留价值,周琦分析说,这处建筑应该是1946年国民政府还都时修建的,当时没有财力,政府只能用比较落后的砖木结构,水泥、框架这些当时“时髦”的建筑工艺都没有。不过,这处建筑既有窗花挂落等中国传统的元素,又有罗马柱这种“西洋风”,可谓是经典的中西合璧,记录历史。

      

      几位专家一致认为,这处建筑申请成功入围省级文保单位名录应该没有大的问题。

      

      [专家]

      

      吁请保法桐留下林阴大道

      

      海军医院旧址院子内,记者看到,数十棵高大粗壮的梧桐长得郁郁葱葱,回字形的道路也非常符合当年的肌理。

      

      时光如果倒流60年,民国海军医院是个什么样?

      

      周琦说,当年海军医院的总体格局还能在此看到,“院落内有回字形的石子路,这些道路四周种植了很多法国梧桐,共五六十棵。在南京,作为行道树,法桐很普通,但在大院里,由法桐形成的林阴大道很少,很罕见、很珍贵。民国海军医院相当于围合在林阴大道中。”

      

      除此之外,这些树如今还多了一份其他特别之处。之所以说它们特别,周琦解释称,如今这些梧桐都在“邻居地块”中,不凑巧的是这个地块已经出让。

      

      他强烈呼吁保住院子里的路和这些梧桐。这样,将来这里可以形成民国与现代的对话。游客走进来,既可以回想当年的旧时光和那个峥嵘岁月,也可以走上观江大平台,看长江胜景。

      

      延伸阅读>>>

      

      南京民国海军建筑现存已不多

      

      作为民国首都,南京一直有海军军舰拱卫。从南京下关的中山码头,一直到栖霞区的笆斗山、乌龙山一带的长江江边,当时有不少和海军有关的军港、医院、仓库、油库等建筑。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就在中山北路上,它靠近江边,有利于指挥长江上的军舰。而遗憾的是,当年南京江边的海军建筑群,如今几乎所剩无几。目前除了民国海军医院旧址,仅存的有:

      

      民国海军部:位于中山北路346号,建于1890年,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桂永清公馆:桂永清是原国民党海军司令,其公馆位于玄武区百子亭19号,整个宅院占地面积3517平方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