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提速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 优先保障修缮经费

  北京市文物局25日表示,要加大运河北京段沿线遗产的保护力度,优先保障运河遗产修缮经费,争取将更多的文化遗产早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北京段作为大运河的北端城市和漕运终点,此次共有两处河道和两处遗产点入选申报名单,四处遗产点是万宁桥和东不压桥,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和通惠河通州段。

  2012年,北京市文物局编制了大运河北京段遗产保护规划,确认了40处大运河遗产。之后,北京根据申遗的要求,投入3000多万元,对玉河故道参观栈道、通惠河通州段堤岸进行了环境整治,使大运河遗产本体保护状况和环境风貌得到明显改善。

  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25日在“北京市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培训会”上表示,此次申遗成功,只是新的起点。今后要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将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点、段做好保护工作;尚未列入的其他后续项目,要继续加强运河遗产的保护修缮。 

  王玉伟指出,文物部门将对黑龙潭及龙王庙、平津闸、通州区大运河古建筑群等进行修缮,对玉河南区进行考古和文化景观恢复的研究,争取分批分期将这些遗产点、段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环境整治将是今后保护工作的重点,北京将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继续改善通惠河通州段的水质和周边环境状况,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加强通惠河沿岸施工管理与环境风貌控制工作。

  北京还将建立和完善大运河的档案,加强大运河遗产监测预警工作。各管理使用单位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每月按时上报监测报告,并在大运河遗产监测系统中录入监测结果。

  目前,北京市域范围内仍存留大量运河遗产,以元、明、清京杭大运河遗产为主,主要包括水利工程遗产和其他相关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河道总长约80公里,目前均已丧失漕运功能,大多数为景观与排水河道。

  大运河北京段并不具备通航能力,但其与城市建设、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北京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称,运河沿线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是文物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