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抵押贷款 金融创新or中介欺诈?
2014-06-17 08:55:4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已浏览次
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是近一两年来兴起的一项文化性产品金融创新服务。有投资者近期举报称,广州有机构打着“古董抵押贷款”的旗号骗取高额评估费用。
多家银行也证实,并未和此类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抵押贷款更是无从谈起;广州文物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艺术品投资、流转行业监管存在空白和漏洞。
收费前是真古董收费后变赝品
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在我国是个空白领域,由于此类物品价值波动较大、变现能力较差,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接受作为抵押物。
2013年以来,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估价的方式进行金融创新,这一举动引起市场和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深圳市民张铮就是其中一员。今年年初,在看到一份“广州信昶银行业艺术品信贷基金”的宣传推介信息后,他动了心。
在该基金官网上,被张铮视为“最有价值”的信贷业务,表述为“通过艺术品审核中心审核的物品,通过艺术品信贷物审核的物品可在中心合作的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张铮提交“审核”的经历无异于一场过山车游戏:最初,他拿出的一尊藏传鎏金佛像被该机构业务人员评估为“价值350万元到450万元”,强烈建议他按此价值缴费正式评估;在随后该机构举行的一次专家鉴宝活动中,一位“故宫博物院专家”也给出了“真品”的认定。这让张铮的底气更足了。
按照信昶的要求,他先后缴纳了保管费、信息管理费、保险费、检测耗材费、加急费等总计近4000元。然而,等来的却是一纸“现代仿品”的审核报告,别说抵押贷款,连物品真假都成了问题。
被弄蒙的张铮要求复核审核报告,信昶方面回复:要么去香港中文大学,要么去牛津大学,国内其他机构的评审一概不认。既有收费不退。张铮说,其他收藏者也有类似遭遇。
银行表态:查无此事
信昶银行业艺术品审核中心一位梁姓负责人对记者说,之所以会出现同一件物品收费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因该机构“业务部门”和“审核专家”独立运作,业务人员招揽回来的藏品很多是仿品、赝品,通不过专家认定“是很正常的”。
至于该机构是否给其业务人员设立基本“门槛”、防止他们有意诱使收藏者缴费评估获取提成,他的答复则是“这是我们内部的事”。而为何同一件展品信昶的专家前后说法不一,答复则是“我也不是专家,你问他们去”。
“你要不服气,你就去香港、去英国再做评估。文物出境问题你不用担心,你拿来我们给你搞定,我们上面有人。”他说。
张铮说,国家对文物出境有严格规定,不知信昶底气从何而来。
究竟是否真如信昶说的那样,真品就可完成抵押贷款呢?信昶主页显示,工行、建行、民生、兴业等被列为“合作机构”,宣称可从这些银行贷到款项,总额可达100亿元。记者向其中一家国有大行和一家股份银行分别作了求证,得到的答复都是“查无此事”。
对此,信昶方面改口称,发放的贷款均由基金自身提供,不需从银行获取。
跨部门监管补漏洞
广州市文化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古董、艺术品抵押贷款本身受到鼓励,但近年来存在很多不良现象,如何加强监管是个紧迫课题。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各类创新金融工具的引入,古董、艺术品市场流通已变成跨部门监管领域,“文物、文化部门可管辖到是否出境等非法倒买倒卖行为,但拍卖、估价、保险等运作,涉及工商、银监等多个部门,一旦发现违法违规现象就应及时查处,避免造成更多恶果。”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