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要原生态

      近年来,黄山结合旅游城市特点,从“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视角对古村落进行长远规划和保护利用,探索出一条“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有效路径。

 

      徽州古村落是江南地区汉族村落的典型代表,大多保留着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各类徽派建筑特色,是承载徽文化的“活化石”。徽州古村落保护的重点既包括村落的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也包括当地传统民俗文化以及村落赖以生存的山体、植被、水系和农田等周边环境系统。

 

       然而,少数徽州古村落在保护利用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商业味太浓,导致古村落传统文化“碎片化”。依托古村落发展文化旅游,虽聚集了人气、增添了活力,但鳞次栉比的商铺和川流不息的游客打破了古村的宁静安详,村落文化生态系统日渐支离破碎。二是业态同质化,导致古村落发展模式“标本化”。多数古村落开发旅游,山水环境相似、旅游业态雷同,使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的徽州古村落几乎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村落标本。三是加快城镇化,导致古村落日趋“现代化”。传统村落是农业文明在当今社会的映射,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城镇化步伐加快,使传统农业社会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土壤。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古村落留给人们的念想。维护古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前提是守住古村落生态文化系统活态传承的根基,因此,保护古村落须防止“去乡土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