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上演天外飞“砖” 南京一文保老宅被误伤

院子里到处是瓦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院子里到处是瓦砾  赵杰 摄

 

      南京城南中华门以西,有不少老宅院,其中就有高岗里39号民居,在2012年3月,它还成为了“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5月10日,仍居住在里面的房主王本炽向现代快报求助,称一间小屋的房顶,被砖块砸出了一个大窟窿,最南侧的小院则成了堆放建筑垃圾的地方。在现场,一名正在施工的工人告诉记者,房顶被砸穿,完全是一次“失误”。

 

      5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高岗里39号民居门前,老宅上有“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标识碑。71岁的王本炽一脸焦急,他说,从去年老宅传出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一直奔走于各个部门。最终,他得到了南京市文物局确定的答复,作为市级文保单位,高岗里39号民居肯定不会拆。可令王本炽没想到的是,老宅并没有因此“太平”。

 

      跟随着王本炽,记者从老宅北门走进了39号,走到最南侧,发现一间小屋的屋顶,有一个大窟窿。王本炽的妻子说:“是昨天的事,旁边一处小楼要拆,结果工人一锤子下去,一大块砖掉在了那间屋的屋顶上,直接砸出了一个大洞。”

 

      令王本炽更气愤的事还在后面,“没想到这些工人没有停下的意思,院子里又掉进许多碎砖破瓦。”王本炽说,“我和老伴经常要从南门进出,这下还怎么走?”看着一地的建筑垃圾,王本炽和老伴,不住地摇头。在南门外的拆迁工地上,记者找到了几名正在施工的工人,对于前一天老宅屋顶被砸穿的事,他们直言,完全是失误。“我们已经很小心了,但是工期紧,没时间慢慢掏,结果一块砖掉下去了。”一名工人说。

 

      而对于一院子的碎砖破瓦,工人们坦承,确实是故意扔进去的,“我看院子空着,但是不扔那里确实没办法,根本没地方堆垃圾,”工人说,“我知道那里有文物,但确实不知道这间房子和院子也是文物的范围。”

 

      在鸣羊街综合环境整治项目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将立即把小院中堆放的建筑垃圾清运走,至于屋顶破洞的问题,王本炽表示,目前小屋没人住,可以等到将来整体修缮改造时,一并进行,“没必要现在浪费精力,我的目的很简单,既然认定是文物,那就要好好保护。”他说。

 

      记者昨天了解到,小院里的建筑垃圾终于清走了。

 

      去年就被“误拆”了一回

 

      去年7月16日晚上,王本炽和妻子回到高岗里39号的家中,发现自家厢房的门窗都被敲坏了,碎砖头掉了一地。经过记者了解,鸣羊街综合环境整治项目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厢房门窗的损坏是拆迁工人不慎误拆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