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建设比申遗更重要

      古代泉州航海者自编自用的《航海指南》、福州出土的南宋提花开裆裤、康熙年间的广彩描金徽章花卉纹盘、漳州出土的尼德兰达尔德银币......上周四,《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第六站在广州越秀山镇海楼隆重开幕。来自蓬莱、扬州、南京、宁波、福州、泉州、漳州、广州、北海九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215件(组)文物集体亮相,吸引着世人的关注。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人类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海外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与之相关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十分关注。在中国,由北而南,十数个城市更是围绕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世界文化遗产”“继承权”一度展开争夺——蓬莱独霸“中原文明的海上门户”,扬州饮誉“盛世大唐的海丝奇葩”,宁波问鼎“东亚海域的商贸中心”,南京尊享“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中心”,福州自古“东南福地的控海咽喉”,泉州号称“盛极宋元的东方大港”,漳州乐见“全球化初期的映海明月”,广州强调“永不关闭的对外窗口”,北海更是“光彩夺目的南海明珠”......

 

      几番“厮杀”之后,先是六个,再是七个,进一步扩大到现在的九个,相关城市终于坐到了一起,决定联手为“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广州市副市长王东笑言,“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已到了提质扩容的阶段,毕竟比申遗更重要的是开发遗产建设新丝路。

 

      重启“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时代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海上丝绸之路”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分为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作为古代海上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大动脉,丝路主港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汉时为徐闻古港;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代之;隋唐时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为一体,连接点扬州跃升为东南第一都会;宋末至元代,泉州超越广州,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漳州月港兴起;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海上丝路走到尽头。

 

      今天,陆上丝绸之路则被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的10900公里国际铁路线所取代。如何重启“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2013年10月,适逢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鉴于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尼首次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与建设新时期陆上丝绸之路遥相呼应。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4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海上丝绸之路与华商经济”分论坛上,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进一步指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开放性,二是多元性。所谓开放性,就是它既不局限于亚洲,也不局限在中国周边,而是跨地区跨领域的。所谓多元性,那就是,倡议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FTA,也包括次区域合作,还包括“经济走廊、互联互通,海上通道的安全,海洋资源的开发,甚至未来海洋争端解决。”

 

      广州要做21世纪海上丝路排头兵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绝非噱头。据统计,仅2012年,我国与海上丝路沿线各国贸易总额高达6900多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17.9%。随着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进一步加深,中方正争取2020年双方贸易额达1万亿美元。

 

       然而,作为中国发展对东南亚关系的主力,广东远不及邻近省区广西、云南、海南做得有声有色。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