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巨资保护泥河湾遗址

位于河北省阳原县的泥河湾遗址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东方人类发祥地,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近年来,当地为保护开发泥河湾遗址以及周边众多的文物古迹,设计总投资3亿多元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

据了解,阳原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发展项目已列入国家、河北省“十一五”行业规划,设计总投资3.2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597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6308万元,涉及泥河湾文物库、遗址点保护大棚、遗址陈列室、标准地层刨面保护、遗址重点区域保护和绿化、水利、交通等8个保护项目。该项目现正在争取国家经费,编制国家级遗址群保护规划。项目实施后,阳原将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集科研考古、培训实习、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基地。同时,该县还将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对县内现存的佛教名寺云盖寺、竹林寺、弘善寺等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并将投资进行保护开发。

目前,阳原县已投资3000多万开通了泥河湾遗址群5条通道。省、市、县三级投资2911万元开发泥河湾的龙头--博物馆建设项目,省级财政资金已到位前期项目款1000万,工程将在4月份开工,当年完成工程主体及布展。此外,该县筹资200多万元对建于明代的东城的玉皇阁、佛教名寺云盖寺、竹林寺进行修复,并向游人开放;具有完整保留唐代建筑风格的古城开阳堡因时代变迁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该县出台了“开阳堡总体保护规划”,完成了“开阳堡总平面测绘图及各组分布图”等,并已将一些建筑实行封闭式保护和修复,还申报开阳堡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省阳原、蔚县一带,距北京100多公里,因其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有“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称。目前,中国发现100万年前更新世旧石器时代遗址16处,而泥河湾遗址群就占其中的12处。从1924年西方学者巴尔博在这里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并命名为泥河湾层后,已有2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考古专家前来行考察和研究。近几年考古人员在泥河湾遗址群中的马圈沟遗址进行发掘研究,使泥河湾遗址群的年代有了重大突破,把亚洲文化的起源推进至距今200万年前。

责任编辑:杨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