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公主府内石门被砸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门已经被砸碎 摄影/本报记者 陈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首都博物馆发布的石门资料片

 

      作为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城区的“内务部街11号四合院”被市民俗称为“六公主府”。在院内有一座石门,被首都博物馆的官方微博在介绍“北京的府邸宅院”时提及。

 

  然而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两个月前,考虑到石门年代久远,院内住户穿行时不安全,内务部街11号四合院的管理单位将这处石门砸毁。

 

  北京市文物局对此表示,文物保护单位内的施工行为必须经文物局审批,而其施工前并未报批。目前此事已经交由东城区文物局处理。

 

  现场 昔日府内一景 今成乱石一堆

 

  “内务部街11号四合院”原为清乾隆时定边右副将军、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的府邸,道光二十五年宣宗六女寿恩公主下嫁至府邸,因此常被人称为“六公主府”。

 

  由于院落内的很多文物十分精美,虽然如今这里住满了居民,但仍有不少市民喜欢来这里观赏。其中,府邸内的一处由石块错落着堆成的石门,一直被很多市民作为院落内的标志性建筑物。

 

  2月12日,首都博物馆官方微博“首都博物馆的文化表情”介绍了“北京的府邸宅院”,其中以六张组图展示了这处“六公主府”。首博介绍,这座府邸宅第坐北朝南,分为南部住宅区和北部花园区两部分。处于住宅区与花园区之间过渡区域的石门被作为府内一景,其照片也在其中。

 

  “这儿啊,没啦!”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六公主府内拿着照片向老住户们问路,一位老住户王阿姨对北青报记者说,这处石门被管理方拆了。

 

  北青报记者随后穿过住宅区,在住宅区与花园区之间有一条一米多宽的小道,道路两旁散落着两堆青色的碎石块,地上是一根水管。其中的一块长方形石块横躺在地上,形状跟石门曾经的顶部十分相似。周围的住户说,这些石块就是曾经的石门,拆除工作是最近几个月做的。

 

  在该处府邸的门口,由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立的牌子上显示,此处在1984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在北京市文物局网站上,该处文保单位被列于“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保护理由是“大都保存原貌”。

 

  声音 石门有安全隐患所以才拆除

 

  “这早啦,有两个多月了。”内务部街11号四合院大院管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张女士对北青报记者说,如今留在小道两旁的都是砸碎石门后留下的较大石块,当时是他们的上级单位管理处请来的工人拿大锤给砸碎了,“都砸烂了”。

 

  “石头已经活动了,刚好又在过道上。”张女士说,拆除工作是其上级单位管理处的负责人让进行的,他来院落查看时,看到这个东西搭成这样,容易砸到人,为了周围住户的安全,才让砸的石门。

 

  当被问到石门是否算文物时,张女士表示不太清楚,也没听说这次拆除工作有批文。

 

  她回忆,工人们砸门时,院内曾有人极力反对不让拆,说是文物必须要保护。当时还起了一些冲突,阻止的人说:“只要我在就不许拆,这是文物,你们不懂!”

 

  但最终石门还是倒了,“最后拆了就拆了呗。”张女士说。

 

  专家 石门是院落重要部分

 

  “这种拆除是破坏性的。”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的刘阳理事说,这个石门在六公主府内很有价值。六公主府的经典布局就是住宅区和花园区分开,而石门是穿过住宅区、进入花园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他说,如今石门没了,到底从哪儿开始算是花园区就没了文物性的依据,而且花园也不再是“一整套”。保护文物不可能因为文物碍事或是占地就给砸了,如果文物松动有很多种处理方法,如对其进行加固、设计住户通道绕开文物或者挪建到别的地方去。而如今石门已经砸烂了,修复已经不可能。

 

  业内资深文物保护人士张巍对此表示,对文物的任何施工工程都需要向文物部门报批,得到审批后还必须由有文物修缮资质的施工队伍来施工。达不到这两点就是不符合规定,甚至是违法。

 

  “私自损坏是肯定不成的。”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说,文物保护是行业管理,不可能某个领导口头说对文物怎样就怎样,即使是三级以下的低级别文物也不能对其砸毁破坏。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