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盗墓贼捡破烂
有人说,达茂旗的考古工作是跟着盗墓贼捡破烂。王新文听了,苦笑着说:“的确不错,这些年尽跟着盗墓贼捡破烂了。”这是达茂旗考古研究所面临的处境。 11月9日,记者跟随王新文来到位于敖伦苏木古城遗址西北约15公里处的毕其格图好来墓葬群。这里群山环绕,岗峦起伏。陵园所在地三面环山,前朝山口,是个适合落葬的“风水宝地”。虽然深处草原腹地,这里也曾多次遭到盗墓贼之扰。如今仅剩下一堆乱石和19个连成片的盗洞。“7月份的时候我还来这里看过一圈,从那时候到现在,显然还有人来过。”王新文说。
1997年,王新文曾跟内蒙古考古所的专家们清理过这片墓葬群。在这里,出土两套完整的石椁。由于早期被盗,墓内未发现文物,但发现的石椁,除盖子被炸坏外,其余保存完整。石椁的四壁雕刻有精美的图案,正面雕刻的是墓主人的形象:侧面坐在一张小桌子上,穿着长袍,头上戴着将军帽,帽后飘两条飘带,手上托着一只鹰。石椁两侧雕刻的是鹰叼兔和站立的鹰,工艺十分精美。特别是被炸坏的石椁盖上,雕刻有五爪龙和十字莲花。从地表清理及石椁文物来看,这里应该是一处信仰景教的汪古部皇室成员家族墓。在旁边一处墓坑内,工作人员还清理出一幅朽烂的棺木,内有一具女性遗骸。
据一些考古专家推测,这具骸骨应该是一位元代公主。然而,由于墓葬群未能寻找到更多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也未对骸骨进行鉴定,她的身份仍然难以确定。现在,这位身份显赫的贵族女性,静静地躺在达茂旗博物院的展馆内,等待着后世破解她和她的家族曾经的故事。
1927年,敖伦苏木古城被发现后,中外学者跟随驼队和马队,纷至沓来,对达茂旗的古迹遗址进行考察。而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的工作,则基本是跟随盗墓贼的脚步,被动开展。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文管部门先后抢救性清理过奥伦苏木古城建筑遗址、额尔登敖包木胡索人嘎汪古部墓葬、及额尔登敖包附近金元时期墓葬、毕其格图好来墓葬等。出土过豆青釉刻花高足瓷杯、蓝釉黑花带盖瓷瓶、钧窑碗、白瓷碗,石砚、银杯、金杯、铜耳环、铜簪等文物。由于这些墓群多被盗掘,有些墓葬群更是被多次盗掘,这里曾经埋藏过怎样珍贵的文物,已经永远无法得知。
1998年,包头市文管处开始对古城进行保护。2004年,设文物保护员看护古城遗址。时至今日,敖伦苏木古城尚未进行全面的科学考察挖掘。这里曾留存着历史上怎样的秘密,尚待后人发现。
包头市文管处处长张海斌告诉记者,达茂旗文物点众多,除了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安达堡古城遗址等蒙元时期古城遗址,还有金堑壕、汉长城、乌兰察布草原岩画等众多文物遗存。早在青铜器时期,广袤的达茂旗草原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这里是数千年来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目前,在达茂旗1。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散着509处文物点。而在如此辽阔的地域,仅有12万人口。在草原上,三十里是邻居,四十里住对门的情况十分普遍。地广人稀的自然状况,让盗墓贼的行踪很难被发现。同时,全旗只有4名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负责文物点的日常巡查保护工作。仅有2名群众文物保护员,看护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和安达堡古城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茂旗文物保护的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