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渠打碎唐帝陵石刻:施工方却说没动文物

永康陵前的石仗马被打翻在地,基座碎成三块。

石仗马身上有明显的划痕。
这座陵墓的主人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的孙子李渊建立唐朝后,按照帝王级别升级了这座陵墓,取名为永康陵。到了今年,为了加强保护,永康陵也被列入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即便是这样,仍没有挡住后人对它的破坏——就在九月中旬,陵前的石刻被打烂,一条崭新的水渠出现在神道上。
唐代陵墓石刻被打烂
据陕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永康陵前共保存有8件石刻。而根据网友“牵挂”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拍摄的照片显示,这8件石刻中只有2件石刻未受影响,其余全部被打烂,尤其是一件石仗马,基座碎成三块,马身侧翻于草丛中,上面有明显的划痕。
网友“牵挂”表示自己是十一黄金周期间去的这里,看到这些被打烂的文物非常痛心,为了呼吁更多人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物,所以才将这些照片晒到网上的。
当记者于11月13日来到位于三原县的永康陵时,发现照片中被打烂的的石刻全部“消失”,一条由水泥砌成的新水渠出现在神道上。
文管所:阻止了但没人理
“施工时我们也阻止了,给他们说不能在这弄,不能损坏文物,但没人讲道理。”守护永康陵的一位文管所工作人员无奈的对记者说。
看到被打烂的石刻,这位工作人员也曾质问过施工人员,得到的回答却是“可以帮着拼到一块去”,并让他“有事去找水利局去”。“砸都砸了,拼起来又有什么用呢?”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另据三原县文物旅游局局长梁智介绍,当时他接到文管所的电话后便立刻赶到现场,但仍然没有制止住施工方的行为。为了保护这些石刻不再受损,只好就地掩埋。
永康陵神道上出现了一条崭新的水渠,为了保护散落石刻,三原县文物旅游局对这些石刻进行了掩埋。
水利局:没有也不可能动国家的石刻
而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一切毁坏文物的行为,都是被严格禁止的。而像永康陵这样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为此,记者采访到了三原县水利局分管农田灌溉的工会主席徐新利,对于记者“是否破坏文物”的提问,他强调施工中“没有动,也不可能动国家的石刻”。并表示“这条渠属于陕西省小型水利农田重点县建设项目,是省上批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农民浇地的用水成本。”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永康陵的神道上曾经存在有一条土渠,但由于土壤渗水等原因,对于当地村民而言,用渠水浇地的成本极高。“他们修渠的时候就用机械把石刻推倒砸烂。”附近石马道村的一位村民回忆道,在他看来,修渠是一件好事,但他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好好的文物打烂呢?
何为“八柱国”:
西魏时期,宇文泰创立了兵农合一的“府兵制”,而“柱国”则为最高的统兵机构。其中宇文泰为全军统帅,而西魏皇室元欣仅挂虚名,故而实际统帅府兵的只有六位柱国,这其中就包括李虎,还有“三朝国丈”独孤信。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废掉西魏皇帝,而儿子宇文邕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独孤信下属杨忠的儿子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统一全国。而李虎的孙子唐高祖李渊,则是唐朝的奠基人。故而唐时人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耀,莫与能比。”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