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渠打碎唐帝陵石刻:施工方却说没动文物

永康陵前的石仗马被打翻在地,基座碎成三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永康陵前的石仗马被打翻在地,基座碎成三块。

石仗马身上有明显的划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仗马身上有明显的划痕。

这座陵墓的主人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的孙子李渊建立唐朝后,按照帝王级别升级了这座陵墓,取名为永康陵。到了今年,为了加强保护,永康陵也被列入国家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即便是这样,仍没有挡住后人对它的破坏——就在九月中旬,陵前的石刻被打烂,一条崭新的水渠出现在神道上。

唐代陵墓石刻被打烂

据陕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永康陵前共保存有8件石刻。而根据网友“牵挂”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拍摄的照片显示,这8件石刻中只有2件石刻未受影响,其余全部被打烂,尤其是一件石仗马,基座碎成三块,马身侧翻于草丛中,上面有明显的划痕。

网友“牵挂”表示自己是十一黄金周期间去的这里,看到这些被打烂的文物非常痛心,为了呼吁更多人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文物,所以才将这些照片晒到网上的。

当记者于11月13日来到位于三原县的永康陵时,发现照片中被打烂的的石刻全部“消失”,一条由水泥砌成的新水渠出现在神道上。

文管所:阻止了但没人理

“施工时我们也阻止了,给他们说不能在这弄,不能损坏文物,但没人讲道理。”守护永康陵的一位文管所工作人员无奈的对记者说。

看到被打烂的石刻,这位工作人员也曾质问过施工人员,得到的回答却是“可以帮着拼到一块去”,并让他“有事去找水利局去”。“砸都砸了,拼起来又有什么用呢?”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另据三原县文物旅游局局长梁智介绍,当时他接到文管所的电话后便立刻赶到现场,但仍然没有制止住施工方的行为。为了保护这些石刻不再受损,只好就地掩埋。

永康陵神道上出现了一条崭新的水渠,为了保护散落石刻,三原县文物旅游局对这些石刻进行了掩埋。

水利局:没有也不可能动国家的石刻

而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一切毁坏文物的行为,都是被严格禁止的。而像永康陵这样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为此,记者采访到了三原县水利局分管农田灌溉的工会主席徐新利,对于记者“是否破坏文物”的提问,他强调施工中“没有动,也不可能动国家的石刻”。并表示“这条渠属于陕西省小型水利农田重点县建设项目,是省上批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农民浇地的用水成本。”

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永康陵的神道上曾经存在有一条土渠,但由于土壤渗水等原因,对于当地村民而言,用渠水浇地的成本极高。“他们修渠的时候就用机械把石刻推倒砸烂。”附近石马道村的一位村民回忆道,在他看来,修渠是一件好事,但他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好好的文物打烂呢?

何为“八柱国”:

西魏时期,宇文泰创立了兵农合一的“府兵制”,而“柱国”则为最高的统兵机构。其中宇文泰为全军统帅,而西魏皇室元欣仅挂虚名,故而实际统帅府兵的只有六位柱国,这其中就包括李虎,还有“三朝国丈”独孤信。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废掉西魏皇帝,而儿子宇文邕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独孤信下属杨忠的儿子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统一全国。而李虎的孙子唐高祖李渊,则是唐朝的奠基人。故而唐时人称:“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当时荣耀,莫与能比。”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