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建牌坊被评文物惹争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重建的圣旨牌坊也算文物 网友质疑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村一座圣旨牌坊的文物价值,县博物馆回应符合标准就可算文物

@南都记者李更祥: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村的一座圣旨牌坊,2012年10月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网友“山巅一寺”近日在西子论坛发帖称,这座圣旨牌坊“文革”期间被拆毁,近年才重建,因此质疑:“重建的古建筑还算文物吗?”帖子引来众多网友争论,有人说算,有人说不算。惠东县博物馆吴旭辉馆长回应称,按照相关标准,原件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经过科学论证维修按照原来的工艺施工,保留原貌的,都可以被认定为文物。

#牌坊背景#

皇帝下六道圣旨表功

皇思扬村圣旨牌坊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嘉庆皇帝为表彰广西新太协副将萧凤来的卓著战功,依制连下圣旨六道,赐封萧凤来父母、祖父母和曾祖父母为武功将军和夫人。在其父萧元高曾氏夫妻俱80大寿且五代同堂时,嘉庆帝御书“介寿诒谋”牌匾一方,并恩准建造。

牌坊为四柱三开间石楼,柱为方形,明间柱脚前后各置一石狮,尽间各置抱鼓石,上部正、背面龙凤板分别为竖排阴刻楷书“圣旨”、“恩荣”,中间两面均镶御书“介寿诒谋”,正下方刻圣旨原文,背面刻奏折,龙凤板边框及额枋浮雕精美花卉、人物图案。“文革”期间,牌坊主体被人为毁坏。

为使圣旨牌坊重现当年风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皇思扬村村民开始收集散落的原圣旨牌坊的构件。2004年,皇思扬村向上级文化部门提交《关于修复皇思扬村石牌坊的请示》。2008年,各级政府和皇思扬外出热心人士等筹资200多万元,开始对皇思扬古围村圣旨牌坊进行修复。

#发帖质疑#

重建建筑是否算文物

网友“山巅一寺”在西子论坛发布的网帖称,这座圣旨牌坊,由于拆除的时间不算很长,而且有当年原物的照片作为参照,因此重建工作比较顺利,重建后看上去还是挺像样的。但有一个问题:重建的“古建筑”是不是文物?从“山巅一寺”配发的圣旨牌坊照片中可以看到,这座重修后的牌坊整体呈灰色,顶部刻着“圣旨”和“介寿诒谋”的金色大字,古朴雅致,气势恢宏。其中几张图中,是损坏严重无法重装的原件石雕。石雕生动描述身着官袍的多名男子应酬的生活场景。

“山巅一寺”称,查询资料后获知,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山巅一寺”表示,根据这个原则,重建的皇思扬村“介寿诒谋”牌坊是不能算真正的文物的。该网友同时还询问,获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否有一定标准?

该帖子引来众多网友争论。有说重建后仍然应该算作文物,有说重建后就不应再算做文物的。两种观点一时不分高下。

[部门回应]

申报文物有相应标准

昨日,南都记者就此联系到惠东县博物馆。馆长吴旭辉称,重建的建筑申报文物有相应的标准:原件要达到一定数量,或者经过科学论证,维修采用原本的工艺施工,保留原貌,而不是按照现代工艺施工。

吴旭辉介绍,皇思扬村的这座圣旨牌坊,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原件,重建中能使用的原件都使用上去了。2011年,惠东县文化部门将这座牌坊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组织专家展开评审。评审程序相当严格,专家团来自土建、遗址保护、考古等各行业。专家们到现场查看,各自写出评估报道,做出点评,然后才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去年惠州市一共申报了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评审只批了4处,其中就包括皇思扬村的这座圣旨牌坊。

[微言]

@浪漫法南:我想,完全重建的,就不叫文物吧。

@华夏嫡裔:若此牌坊是在原址按原貌、原规格,以及有部分原构件重建,可说是文物。

@醉玫瑰:俺记得还有保管的石构件呢。

@ 11路有点远:如果是复原,保持了原样,不管是不是文物,都值得肯定!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