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庐”丢了身份证文物建筑成大杂院

“文保”的牌子遗失 市文保部门要求整改

原本优雅的民国建筑庭院内堆放着大量垃圾、杂物,衣服杂乱无章地晒在院中……位于海珠区的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遁庐”不仅惨变大杂院,竟然连“文物保护”的牌子丢了,都没人知道。

昨日,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广州市文保部门表示已下发通知让其立即整改,并坦承有责任,要加强巡查。方健宏批评市文保单位未尽到对文化遗产保护、监管的责任。

此外,方健宏透露,对于无法列入文保单位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拿出符合实际且比较有力的保护措施。

海珠区同福西路龙导新街不长,却集中了6座建于150年前的大屋。在龙导新街的尽头,门上镶着“遁庐”二字的一栋大屋看上去格外华美,它的门外两面墙上镶满了意大利出品的蓝绿色琉璃砖。

步入庭院大门,是一块高至顶部、具有岭南特色的雕花屏风,穿过屏风是一个大花园,然后就是2层高的主楼。主楼糅合了中西式风格,罗马柱加中式雕花。

民国初年,一个逃婚的浙江富商,带着自己意中人来到这里,他按照当时最奢华的建筑标准给自己修建了一座“世外桃源”。

2002年“遁庐”被广州市登记为保护文物单位。如今,记者来到“遁庐”,眼前的杂乱景象让人大吃一惊:庭院门口放着大量杂物和垃圾,屏风被挡住大半,花园左边的水池被水泥堵住,右边的植物被杂物堆压,外来租客的衣物杂乱无章地在院子里晒着,将院落的精致切割得支离破碎,甚至连“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也不知所终。

“牌子丢失的背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问题,业主没有尽到责任,文物部门监管、指导、检查也没有尽到责任。”方健宏表示,“已经是文物保护单位,主要责任应该在我们文化部门”。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