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馒头窑"打包"搬进博物馆 就像给鸡蛋穿上盔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仑区璎珞村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古窑,窑内的“挡火砖”保存完整。(资料照片)记者崔引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千年古窑“打包”整体迁移。记者崔引摄

13日,位于北仑的一座千年古窑经过特殊处理,从考古工地一路小心翼翼“搬家”到在建的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中。20公里的路程,走了近2个小时。据悉,这也是宁波市首次进行的考古遗址整体迁移保护。

缘由>>>

具重大文物价值须保存历史遗迹

今年4月,我市考古专家启动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沿线抢救性考古项目,这座千年馒头窑就是在该项目中发现的,位于北仑大碶街道的璎珞村。

当时,考古专家在该村发现了3座古代窑址和9座古代墓葬。这些古窑原深埋在一片橘树林中,大约在地表以下1.5米处,经过考古专家的发掘重现于世。记者在考古现场采访时看到,窑址保存得非常完整,以一号窑为例,一号窑址窑体呈圆筒形,前面砌有九孔的挡火墙,后面筑有排烟道,窑室内以中火道和环形火道相连,底部和四周的窑壁因长期被火烤,呈现出了青灰色。但窑顶已经不复存在。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王力军表示:“这些窑俗称馒头窑,建于五代吴越国时期(公元907至978年),是目前宁波地区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时代较早、用途明确的砖瓦窑。”

“这座古窑具有重大文物价值,但是就它的个体,又不足以让整个轨道交通工程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尽可能的保留历史遗迹,最后经过多次论证,决定将其整体迁移。”专家表示。

现场>>>

“巨无霸”文物完好装箱

古窑的“新家”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宁波)港口博物馆,位于北仑春晓。

在考古野外发掘结束后,为了古窑的“搬家”准备工作就准备了一个多月。

怎么将历经沧桑的不可移动的文物“搬家”?王力军形象地介绍说:“打个比方,好像给鸡蛋穿上盔甲,在盔甲的保护中移动这个鸡蛋。”首先专家们在考古现场就地清理古窑,科技保护过程比较复杂,要除菌、加固、防腐,最后用特殊发泡材料将古窑保护凝固在其中,并在外部用大木箱包装保护起来,再用钢架外部固定保护。

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盔甲”木箱长4米,宽3米,高1.6米,重约15吨。“这也是目前我市最大最重的文物了。”王力军表示。

路途>>>

小心呵护“蜗速”前行

同时,因为考古现场位于野外橘树林中,为了安全运输这个“巨无霸”文物木箱,还专门开辟了一条新路,将其与大公路相连。在古窑“新家”与“老家”之间的路途,专家们也是多次沿途现场勘测考量。

昨日上午9:45,当大型工程吊车将大木箱稳稳安置在十多米长的拖车上后,古窑开始了它的“搬家”之旅。只见前面有考古所的专家带队,第二辆是装着“宝贝”的拖车,而后又是考古专家的车子压阵,最后还有工程吊车殿后,一路浩浩荡荡往目的地前进。为保护文物,这支队伍完全是“蜗速”前行,全程速度控制在20码内,20多公里的距离差不多行驶了近两个小时,中间还数次停车查看。

“虽然遗址整体迁移技术在国际上是成熟的,但对于我们而言,每个项目都是全新课题,今天的迁移我们心中是有数的,但在顺利搬移到博物馆之前,大家心中还是有一定担忧的,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把安全措施放大处理。”专家解释说。

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古窑木箱安全安置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内。专家介绍说:“今后,这座古窑将在博物馆的北仑史迹陈列内容中展出,将完整真实地呈现在市民面前。”

前世>>>

见证千年前经济发展水平

据悉,宁波以前发现的窑多为烧瓷器的龙窑,而这些馒头窑是专门用来烧砖瓦的。专家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碎片,依此明确了它的用途,并从这遗迹可以看出,五代时的砖瓦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这次整体搬迁的就是其中最为完整的一号窑。王力军介绍道:“建筑材料直接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关,要知道在1000多年前,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砖瓦房的,而这些古窑能连续不断生产砖瓦,并达到了相当的量,就可以见证当时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水平。”

的确,璎珞村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位于育王岭东面,这里是连接北仑和宁波的一个交通枢纽,在古代,北仑到鄞州,必须人挑着货物在这里开始翻越育王岭,而后再换成船运到宁波市区,因此璎珞村在东汉早期就是人口集中居住了。

王力军说:“我们虽然现在看不到当时大街上人来人往的场景了,但是后人可以通过固化的东西来推测,比如通过这座古窑。”专家一席话把历史遗迹变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