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背井离乡为哪般 专家:异地重建是文化割裂
就在成龙捐赠的徽派古建在新加坡开始复建,并向北京再捐赠4座老房子之际,一场关于老房子收藏和保护的论坛日前在上海图书馆举行。论坛上,几位老房子收藏者谈起如何抢救自然毁坏或即将拆迁的老房子,他们的举动获得与会者的赞赏。但同时,老房子是否可以异地重建,“拆迁式保护”是否对老房子本身的地理环境、民俗民风造成了一种割裂和破坏,也成为讨论的焦点。
爱老宅,买老宅,修老宅
“2003年我和朋友在苏州东山骑车旅行,邂逅丈夫祖上的老宅会老堂。当时老宅已破败不堪,当我说要修老宅时,连我丈夫——老宅的继承人都反对:我们在上海生活得很好,干嘛要花那么多钱去修一座破房子!”上海人邢伟英的故事打动了在场的人,她卖掉上海一处房产修老宅,辞去银行高管工作,学习古建筑维修,几年间吃尽辛苦,终于使会老堂焕发青春。
2011年,会老堂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文物部门在验收时告诉她,500岁的会老堂至少可以再“活”300年。如今老宅是古典会所,每周接待一两批客人,喝茶听戏看书。
然而并非所有的故事都那么完美,老宅保护更多是在与时间赛跑。上海闻道园文化投资公司总经理王卫,正在1000亩土地上复建收藏的50幢老宅,他说:“我们并没有巧取豪夺,而是抢救那些要么自然损毁,要么即将拆迁的老房子,它们并没被列入文保单位,地方政府也无力全部保护。”他收藏的第一栋老宅花了30万元,是一座差点被运到台湾的进士第,如今这栋占地400平方米的老宅已复建完毕,矗立在闻道园内迎接参观者。这些年,王卫从新农村建设要被推平的古村里迁过老宅,也在塌方的沙石里挖出过被废弃的古桥,还抢救过养鸡、养猪甚至养牛的老房子,但最让他难忘的是在安徽的一次经历。一座老宅木料糟朽得难以迁移,他跟房主商量:“我花几万块帮你修房子,只要求下次能进来喝杯茶。”哪知房主说:“儿子要结婚,不拆就批不到宅基地,必须拆。”
异地重建?情、理、法的纠结
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对老房子的收藏者表示尊重,但这位80岁的学者,对老房子背井离乡则表示坚决反对。
“我反对异地重建,古建筑的地域特色是地理、气候、人文背景甚至是风水的结果,北京四合院、上海石库门、安徽的四水归堂就是不同人文地理的产物,保护古建筑,应该保护一个整体环境。”在他看来,异地重建老房子,就像是鱼离开了水,文化信息不完整,与原住民的关系也割裂了。而五湖四海的老房子聚在一起,风格混乱,环境混搭,更像是景点而不是原汁原味的保护。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迁走总比毁了强,他曾在温州亲眼见过因为政府不让拆老宅不批宅基地,房主一把火烧了老房子。
省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国有的私人老宅可以买卖,只是不许卖到境外,这些老宅很多能达到文物级别,它们应该在原址得到保护,但事实是国家并没有能力保护如此众多的古建筑。老房子被买走,也是卖出地文化遗产的流失,一个古村落今天少了间屋,明天少了座桥,后天少了个祠堂,那还能叫古村落吗?现在能称为老房子收藏家的全国不到50人,如果扩大到1000人,每人买100座,那古村落保护又从何谈起?他认为异地重建不应鼓励,那已经触及了法律的模糊地带。
与此同时,收藏老房子带来的生意经,也催生了黑色产业链。老宅收藏者中不乏热爱古建的人,人称“木痴”的赵文龙一只手机用了12年,却收藏并修复了荣毅仁故居、黄炎培书房、杜月笙老宅等几十栋老房子,连政府也请他的团队修复古建筑。他说:“如果算资产,我应该在夏威夷海边度假,但这些年我没和老婆孩子度过一次假,钱全用来复建和修缮老房子了。”然而,并非所有收藏者都对老房子如此热爱和珍惜,也有人把买卖老房子当作生财之道,不仅整座房子可以买卖,就连木构件、石刻和砖雕,都形成了巨大的流通市场,有些人甚至把老房子拆开卖,或只取下精美构件其他弃之不顾,这样的产业发达了,反而威胁古建筑保护。
保护老房子也需顶层设计
老房子可不可以收藏?能否异地重建?论坛的召集人之一、上海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祝君波认为,可以收藏,原址保护是上策,在上策无法实现时,异地重建是中策,至于倒买倒卖、牟取暴利则要坚决反对。
他举了一个例子,浙江龙游鸡鸣山因自然灾害破坏面临整体改造,在古建筑学家罗哲文的主持下,村里十几座有价值的古建筑被移建到周边,相当于新建了一个村,后又从外省购买一些古建筑,现共有40余幢古建,这里也因此成为与龙游石窟旅游景点配套的古建筑保护基地。虽然这种做法仍存在争议,但迁建在现实环境下仍不失为一种保护思路。
保护理念让位于现实困境,着实让人纠结。“不应提倡的做法反而成为古建筑保护的一大亮点,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表明我们的保护多么不尽如人意。”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说,“根据当下的保护现状讨论异地复建是否可行,结论永远是进退两难,保护文化遗产,也需要顶层设计。”
贺云翱指出,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常常对传统文化采取漠视态度,为求新往往将旧彻底铲除干净,结果是千城一面,古村落大量消亡,我们失去了精神家园。而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制定了一个规划思想:昔日的价值、今天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应该同时贯彻到一个规划方案中。此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划定一个年限,超过多少年的老房子,在迁移时应该到文物部门备案,监管异地重建。现在我们只见到老房子被迁走,成为高档会所、宾馆饭店,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老房子在原地得到有效保护,这才是更成熟更值得赞赏的老房子收藏。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