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来袭 文物流失现象严重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一直以来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到19世纪末期,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外战争,清政府已经完全败倒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之下,这片古老国度的文明彻底失去了庇护。在殖民者们用枪炮获得了市场和土地之后,那些来自西方和日本的探险家开始了对中国文物的掠夺:
外国探险家在中国的活动跟当时西方殖民者跟清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息息相关。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九款明确规定。“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此后,东西方殖民主义者,借着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或受本国政府的派遣,或受本国地理协会的资助,或出于个人目的,纷纷涌入中国,进行所谓的“探险”活动。
1875年马嘉理事件发生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其中的《另议专条》规定:“现因英国酌议,约在明年派员,由中国启行,前往遍历甘肃、青海一带地方,或由内地四川等地入藏,为探访路程之意,所有应发护照,并知会各处地方大吏,暨驻藏大臣公文,届时当由总理衙门查酌情形,妥为办给。倘若所派之员不由此路行走,另由印度与西藏交界地方派员前往,俟中国接准英国大臣知会后,即行文驻藏大臣,查度情形,派员妥为照料,并由总理衙门发给护照,以免阻碍。”
从此以后,外国“探险家” 们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而以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最为集中,这些 “探险家”在中国的考察涉及到地质、水文、生物、风俗、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对中国文物的偷运是这些“考察”的一个重要目的:
1873年英国人福赛思将和阗附近城址中的神像和硬币带出中国,这是从中国运走的第一批古物;1898一1899年,俄国人D.A.克列缅茨在吐鲁番开帝国主义国家派人来中国盗掘并窃取文物的先例,以后日、德、英、法等国陆续在新疆、甘肃等地盗取了大量的文物和壁画;1900年敦煌石窟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写本文书和其它文物的“藏经洞一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日本人桔瑞超等掠夺走了许多珍贵文物;1909年桔瑞超在楼兰遗址窃取了李柏文书。这些只是外国“探险家一窃取中国文物的冰山一角,事实上,通过盗掘和窃取的方式,成千上万的珍贵文物被运往国外,中国的文化遗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