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康:城镇化不能淹没文化遗产

检察印象

检察机关有着丰富的警世、醒世教育资源,因此,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有着教育全社会的重要作用。建议检察机关抓好对新录取的公务员的警示教育,确保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

建议检察院继续加大对渎职犯罪的查处力度。同时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对全社会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尽可能减少渎职犯罪行为的发生,以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社会上普遍对公安和法院的工作比较了解,对检察院的职能和作用不是很清楚。因此,检察院要加大对自身工作性质、职能和任务的宣传,这对检察院进一步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依法开展工作有积极意义。

通过大量调研,高德康发现,很多人对古宅的历史一无所知,不懂保护,私自搭建、乱拉电线等现象严重,危及历史建筑的安全。尤其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导致一些古村落中祖上留下的老房子因容不下数代同堂只能拆旧建新。如果不抓紧保护,一些珍稀的古民居将不复存在。

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德康是中国波司登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康博村党委书记。十多年来,高德康认真依法履行代表职责,广泛接触选民,紧紧围绕政府各方面工作,提出了近百件书面建议,内容涉及古村落保护、网络安全管理、公安工作、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农民工待遇等诸多方面。

城镇化发展高潮中的“活化石”保护

“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好古村落,抢救地域传统文化 活化石 的建议”是高德康代表在今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之所以提出这份建议,是因为高德康看到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古村落保护不力。古村落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古村落集文化、艺术、物质和精神文明于一体,保持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及文化遗存,保护古村落,无论从审美价值、历史价值,还是从传承文化的角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缺乏及时修缮,我国众多古村落正在逐渐消失。

通过大量调研,高德康发现,近年来由于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原因,一些古村落中祖上留下的老房子因容不下数代同堂而只能拆旧建新,如不抓紧保护,一些珍稀的古民居将不复存在。

目前,大量古民居楼已年久失修、人去楼空。由于建造年代较早,大多为砖木结构,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损坏。很多人对古宅的历史一无所知,不懂保护,私自搭建、乱拉电线等现象严重,危及历史建筑的安全。

另外,古村落过度商业化开发的现象日益明显。一些地方以保护为名对古村落行旅游开发之实,轻维修保护,甚至拆掉真正的古建筑后想当然地重塑,使古村落丧失了原有的文化价值。再就是保护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出资修缮历史建筑的专项资金有限,只能抢救性地对一些重要的建筑进行修缮,对于其他大量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无法顾及。

有鉴于此,高德康在人代会上建议加快立法,推动古村落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他呼吁完善古村落保护工作机制,加大对古村落保护资金的投入,并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重视古村落保护开发中村民的正当权益等。

这份建议受到很大关注。目前,这份建议已交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办理。

不重视网络管理必然危及社会秩序的安全

“关于构筑网络监管新环境的建议”也是高德康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的建议。

我国已进入网络时代,公众通过网络介入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象,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是,网络也给社会管理带来新的压力。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叠加交织在一起,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往往会通过网络发展为重大危机。同时,政府决策、公共管理、领导言行等,也会迅速成为热点。高德康意识到,如果不重视对网络的管理,必然会危及社会秩序的安全。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创新,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

为此,高德康建议政府转变观念,主动顺应网络发展的趋势。通过舆情监控制度,建立健全专职、兼职相结合的舆情工作队伍。以舆情疏导为主,善用“黄金4小时媒体法则”,通过网络发言人、官方网站、官员微博等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权威消息,以主导舆论稀释舆论危机的负面效应。从而,构建一个广泛参与、有序互动的舆论新环境,使网络成为社会情绪的“减压阀”、政民关系的“润滑剂”。

“村官”的来路和出路

上两届,高德康向政府部门提出诸多建议,其中“关于积极为 村官 解决来路与出路的建议”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关于“村官”的来路与出路,国家在政策上如今已有了明确规定。然而,全国各地成千上万被选拔出来的“村官”在高高兴兴赴任时,或在“村官”位置上考取公务员时,或许并不知道,他们能有这样的机会也有着高德康的一份关心和推动。

高德康长期生活、工作在农村,对村干部的情况十分了解。2009年前,由于种种原因,村干部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等问题十分突出。然而,学有所成的人都希望在城里找到工作,不愿留在艰苦的农村生活。在任的,大多由于工作任务重、收入低、没奔头等原因不愿久留。因此,如何吸引人才到村里工作并留住他们,成了高德康反复思考的问题。

高德康认为,“村官”可以从大学生、乡镇机关干部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中挑选。在“出路”问题上,可以在招收公务员时,给具有丰厚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让出一定的名额,然后放宽年龄限制,单独考试、单独录用,让他们能看到希望。为此,高德康在2009年的人代会上提出了这一建议。

中央组织部高度重视这份建议,办理中采取了四条措施:进一步提升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选拔渠道,改善其队伍结构,增强村级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切实抓好中组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落实,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基层干事创业;进一步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力度。这样一来,“村官”们的来路与出路都有了。

责任编辑:emm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