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归属成保护云南昆明名人故居的大难题

严济慈、蔡希陶旧居位于昆明市盘龙区茨坝街道办事处茨坝社区蓝黑路132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及冯友兰旧居位于盘龙区龙泉办事处宝云社区龙头村宝台山宝云小学旁。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龙头街棕皮营村。

闻一多、朱自清旧居龙泉镇司家营61号。

昨日,报道了“名人故居告急,文管所澄清绝不拆除”一稿,但是仍有市民担心,2011年惠家大院被拆事件重现。随后,记者从昆明市文物处了解到,昆明市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旧居共有41处,按照规定,文物保护应进行原址保护,不能被拆,除非遇到国家的重大项目,才能进行搬迁保护,否则会被追究责任。然而,昆明的名人故旧居,有不少归私人、集体所有,也导致文物保护出现尴尬。

不少名人故居 位于城中村

虽然近一年,昆明城中村改造渐渐放慢了脚步,但很多人清楚,不少被列入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位于城中村,它们的命运如何?会不会与2011年被强拆的文物单位惠家大院有同样的遭遇?

盘龙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田凡介绍,盘龙区共有名人故居4处。由梁思成、林徽因自己设计建盖的旧居,在龙头街棕皮营村;严济慈、蔡希陶旧居,位于茨坝社区蓝黑路132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位于龙头街附近的,有闻一多、朱自清旧居,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旧址及冯友兰旧居。

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文物处工作人员介绍,昆明市辖区内共有41处名人故旧居,主要集中在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安宁、呈贡。

以盘龙区为例,当时龙头村之所以名人故居较多,一些原因是为了躲避战时的轰炸,另外就是为了科研。如梁思成、林徽因当时在龙头街棕皮营亲自设计故居,除了躲避敌机轰炸,也有考察昆明乡土建设因素,还有在西山脚下的周培源故居等。

2009年,昆明城中村开始改造。虽然近一年,城中村改造渐渐放慢了脚步,但很多人清楚,不少被列入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位于城中村,它们的命运如何?会不会与被强拆的文物单位惠家大院有同样的遭遇?

惠家大院被拆 责任方已被处罚

市文物处工作人员表示,龙头街片区城中村内的所有文物保护单位、名人故居都不会拆迁,是依法受到保护的,而且都是原址保护。

惠家大院位于五华区龙院村,门楼始建于1910年,抗战时期,西南联大部分知名院士、教授及家属迁居于此。2006年,五华区政府就把惠家大院门楼设立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2011年,城中村改造,惠家大院未能幸免遭到拆除。

而近日,网上有关“龙头街片区的城中村改造,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也要被拆”的传闻,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虽然随后盘龙区文管所表示“绝不可能拆除”,但是很多人仍表示担忧。

对于名人故居的保护,尤其是位于城中村的故居,在保护上存在哪些问题,保护的原则是什么,是否会因为改造被拆除?

对此,市文物处工作人员介绍,市文物部门一直在加强对城中村的监管,这也是文物处的工作重点。“龙头街片区城中村内的所有文物保护单位、名人故居都不会拆迁,是依法受到保护的,而且都是原址保护。”

关于惠家大院被拆除一事,五华区相关部门已依法处理,已对责任方进行处罚,之后,让责任单位在原址上进行原貌恢复。关于惠家大院的建造结构,五华区文物部门已经搜集了整个的修缮方案,位置各方面已经确定。

现在的城中村 对保护名人故居不利

“现在的城中村环境,对于名人故居的保护很不利。”市文物处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对古镇进行开发,或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土地进行开发,其实恰恰有利于对名人故居的展示与保护。“如果那一片经过科学的规划,开发的时候,也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名人故居也会得到修缮等。”

关于龙头街将“变身”龙泉古镇,对于其规划建设,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政府设计的改造规划,“现在的城中村,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不是很有利,对名人故居的展示也不利。”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位于城中村的名人故居,的确很悲凉,周边楼房林立,脏乱的村内道路……故居不被重视。

该工作人员透露,如果对古镇进行开发,或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土地进行开发,其实恰恰有利于对名人故居的展示与保护。现在的城中村环境,对于名人故居的保护很不利,在里面居住的人都知道,去过的人也会知晓。“如果那一片经过科学的规划,开发的时候,也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名人故居也会得到修缮等。关于保护开发,文保单位之前就考虑过。”

盘龙区龙头街片区,有4个跟西南联大有关的名人故居,还有一些名居等。名居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也有特点,是否会在城中村改造中被拆掉?该工作人员表示,名居是否归为文物,要根据它的文化价值来决定,如果达到文物的级别,单位会把它申报归为文物保护单位,如果达不到,在城中村拆迁改造中,也会提出一定的保护建议,尤其是在前期的规划建设中。

城中村文物 不能违法拆除不能擅自修缮

按照文物保护法,文物不能违法拆除,不能擅自修缮,必须依法进行修缮。如遇国家的重大项目,才能进行搬迁保护。“城中村改造,根本算不上重大项目,如涉及到大型水库,国家安全的项目,才能搬迁保护”。

城中村的文物,该如何保护?

市文物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文物保护,不管是否在城中村,保护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太一样的是,就是城中村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环境问题,而对于文物主体而言,保护要求是一样的。”按照文物保护法,文物不能违法拆除,不能擅自修缮,必须依法进行修缮。城中村的文物管理措施和管理要求,跟其他的文保单位没有区别。文保单位跟城中村改造没任何关系,即使城中村被拆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也是原址保护。

关于不可避免的搬迁保护,文物处工作人员表示,除非遇到没有办法原址保护的情况,那只能进行迁移保护,这是法律上规定的,“但是拆除是不允许的”。如遇国家的重大项目,航天、道路、水利安全等国家战略层面上的重大项目,没有办法,才能进行搬迁保护,“城中村改造,根本算不上重大项目,如涉及到大型水库,国家安全的项目,才能搬迁保护”。

产权问题 导致文物保护出现尴尬

个人、集体所有的文物保护单位,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保护的一个因素。因为个人的能力,对于存在危险的文物,修缮方面存在资金和技术问题,而又不愿意以较低的价格给政府负责保护,导致文物保护遭遇尴尬。据了解,昆明市41个名人故旧居,有不少归私人、集体所有,也这是文物保护面临的一个问题。

文物的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公民个人所有。也正是后两者,导致文物保护出现尴尬局面。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户主为顾彪(谐音),但是关于文物单位的产权问题,相关部门和个人一直没有达成一致。市文物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曾与户主进行协商,但是一直未能谈妥。因为产权问题,加上是市里承认的文物保护单位,政府想介入保护,收归国有,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关于补偿问题,“户主会以文物要挟,要价难以接受”。文物处已经将梁林故居内的布展方案做好,因为未能协商好产权问题,一直未能实施。

国内的文物保护现状也是如此,个人、集体所有的文物保护单位,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保护的一个因素。因为个人的能力,对于存在危险的文物,修缮方面存在资金和技术问题,而又不愿意低价给政府负责保护,导致文物保护遭遇尴尬。

据了解,昆明市41个名人故旧居,有不少归私人、集体所有,这也是文物保护面临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