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文物不保护,再“造假”又有何用?

河南省级保护文物——清代宛南书院东讲堂遭到施工企业违法强制拆除,连日来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乃至愤慨。今天上午,河南省文物局会同南阳市政府等有关部门,就宛南书院东讲堂被毁提出处理意见:按照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原则,选择具有古建筑修复资质的单位,原汁原味地恢复宛南书院东讲堂这一历史遗存。

对此,不少文保人士表示质疑:即便真能“修旧如旧”,古建沦为废墟的事实已无可更改,真文物不保护,再“造假”又有何用?

被毁的宛南书院东讲堂,共有9间房屋,位于南阳市实验中学正在建设的一栋实验楼前。7月16日,施工单位河南天工集团第三分公司拆除宛南书院东讲堂时,南阳市文物局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制止,但施工单位依然进行了拆除。

“非常痛心,很多文物印迹、文化信息都破坏掉了。”不少南阳市民表示,宛南书院曾是南阳最高学府,百年来南阳名士多出于此。除文物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等价值,宛南书院承载并见证了河南优秀文化教育传统,遭此厄运实在可惜。

河南省文物局派出的调查组,今天查看了宛南书院东讲堂被毁情况。现场一片狼藉,碎砖烂瓦到处可见,9间清代建筑只剩下残垣断壁。“所幸其余房屋的墙体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建筑构件也还存在,可以按原貌恢复。”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宛南书院东讲堂的强拆事件,南阳市实验中学校长张占献此前解释说,东讲堂由于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他们在2008年曾提出过修复方案,但由于缺少资金,一直没有进行。

这一说法得到了南阳市文广新局古建所副所长贾付军的证实。贾付军表示,早在2009年,校方曾委托该市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做过一份《南阳宛南书院勘察报告暨维修加固设计说明》,但终未向省级文物部门提出资金申请,因资金缺口太大被搁置。“按照《文物保护法实施规定》,谁使用谁维修,但古建筑修复资金数额巨大,客观来说,校方确实非常吃力。”

“在拆旧建新的‘造城’潮流中,文物保护往往处于被弱化甚至被忽略的地位。”郑州市文物研究院古建筑专家汪松枝认为,要避免更多文物保护单位遭受类似厄运,必须在严惩非法强拆行为的同时,尽快唤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共识。

更有文保人士表示,即便宛南书院真能“修旧如旧”,古建沦为废墟的事实已无可更改,真文物不保护,再“造假”又有何用?如果不吸取教训、问责到底,类似悲剧依然还会不断发生。

据了解,南阳市政府已明确表示,坚决落实省文物局提出的要求,依法对南阳市实验中学进行处罚,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当事人政纪和法律责任,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全面的文物安全大检查,“确保此类违法事件不再发生”。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