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乱中的埃及文物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物大国,然而,自2011年局势动荡以来,埃及文物流失十分严重,盗窃、走私文物案件频发,形势仍令人堪忧。

埃及拥有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阿布辛贝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等6个世界文化遗产和鲸鱼峡谷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在埃及各博物馆参观,游客会发现博物馆内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种珍贵文物。由于新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埃及政府不得不扩建或新建博物馆和仓库,但由于资金短缺,许多博物馆或者待建,或者迟迟不能完工。

2011年埃及“革命”爆发以来,盗窃博物馆和考古遗址案件明显上升。据开罗吉萨省附近的居民介绍,经常看到盗墓武装团伙在附近掘墓,连警察都不敢管。埃及《中东报》的报道称,自“革命”爆发以来,埃及700个考古遗址区中有250个发生了非法盗墓案件。艾兹哈尔大学教授穆罕默德·塔瓦布说:“‘革命’爆发以来,仅4个月就有约1000件文物被盗。目前,仅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仓库中就有1228件文物失窃,而南部省份每天都有文物被盗。”现在博物馆都不敢展出真品,近两年仅复制品就有上千件被盗。

目前,埃及文物保护面临管理、资金和法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文物保护部门责任意识不强,疏于管理。埃及文物部负责博物馆文物登记的阿卜杜勒·萨马德主任称,埃及已有70年未对库房中的文物进行清点了,考古遗址和文物监管严重缺位。很多文物没有认真登记备案,在修复、博物馆改建以及馆际文物交流中被盗。

其次是文物保护资金短缺。埃及前文物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哈利姆称,文物部门每年的预算约有20亿埃镑(约合17.5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在考古发掘和新建博物馆上,而为文物安装先进的防盗报警装置的资金投入很少。

再次是法律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埃及虽然在1983年就制定了《文物保护法》,但总体来看处罚力度偏轻。政府对文物保护的警力投入也远远不够,文物保护法很难严格执行。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国际文物走私的活跃也是造成埃及文物流失的原因之一。据埃及《金字塔报》报道称,近两年文物盗窃、走私案件比革命前增长了90%。《金字塔报》报道称,计划于2015年建成的大埃及博物馆将采用最新科技保护埃及文物免遭不测。为保护埃及的文物遗产,埃及各地方政府、民众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纷纷自发成立保护文物民间组织,防止游行示威过程中有人趁火打劫。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文物是不能再生的。历史的经验证明,一旦文物被毁、被盗或离开其原址,就将失去其作为文物的实际价值。而只有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才是防止文物流失的根本出路。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