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古代文物遗址遭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人在咸头岭遗址入口处清理建筑垃圾。新华社发

12年前荣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称号的两处古代文物遗址——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遗址,由于中海油与深圳市“液化天然气”等重点工程建设而惨遭损害,引发社会舆论普遍关注。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屋背岭殷商墓葬群遗址,分别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山区,尤其是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将珠江文化历史推至7000年前,改写了珠江流域文化史”。

北大考古学博士、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副所长李海荣认为,该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制作工艺之复杂、精致,让人惊叹,其中一个口径10多厘米的“花样纹樽”经复原后,可清晰看到上面印刻的对称字符花纹,表明当时珠江流域的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独特性。

如今的咸头岭遗址入口处,蜷缩着一个废弃的破岗亭,顶上斑驳的“大鹏街道咸头岭遗址保卫处”字样,隐约可见一块有“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咸头岭遗址”字样的牌匾,几乎被垃圾掩埋。

遗址一墙之隔是几家企业的工地。一位在附近上班的工人说,“这里一般是先挖三四米深的大坑,然后填埋垃圾,有时昼夜可见大卡车进出,倾倒垃圾,热闹得很。”

遗址所在的三级沙堤、边侧的古瀉湖以及迭福湾南北两个海岬,本来构成了完整的古环境单元。

如今,一个私人游艇厂和一个私人电路板厂占据了第一级沙堤,仅存的古瀉湖,也成为中海油深圳LNG项目的“盘中大餐”:大约400亩土地被推土平地,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塔吊和各种重型设备正在紧张施工,几座储气罐高高矗立。

另一文物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遗址,位于在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新校区内,命运也堪忧:在遗址保护范围内,推土机推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土路,路边被重型机械挖出数十个大坑,多数深达2米,有的大坑里面被抹上水泥,蓄满了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