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金陵台被拆:"熊猫级"建筑何时受"熊猫级"保护

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广州金陵台、妙高台民国建筑未能在“缓拆令”下幸存——6月10日深夜11时到次日清晨,金陵台2号、4号与妙高台1号、3号的残留部分和尚完好的诗书路69号、69号之一被钩机野蛮拆毁。这一骇人听闻的强拆在微博上引起震动与声讨。

“熊猫级”建筑的确未必是适合现代城市的建筑形式。不过,城市虽然不是生物,却同样具有生命,城市的历史更是早已驻扎并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任何随意地剥离都将是血肉分离。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本不该是一块可以随时推到重来的土地,更不能因为城市有现代化的需求,便将老建筑简单地吞噬和埋葬,或者任其破败衰落,成为废墟。事实上,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从来是缺乏生气,也注定将是缺乏后劲的。城市既然是人居城市,就不仅要考虑人的生理栖居,更要将人的心理和文化栖居考虑在内,老建筑其实正是现代城市人心理与文化栖居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当建筑的“熊猫级”价值已经得到公认,甚至规划部门已经有了缓拆的要求,“熊猫级”建筑却仍然难免遭强拆的厄运,“熊猫级”建筑的处境,恐怕已比熊猫更加危在旦夕。而之所以强拆一方敢于无视缓拆令,也正在于违规强拆非但风险不大,反而还能“生米煮成熟饭”,收获巨大的开发利益。假如这一悖论不除,“熊猫级”建筑始终不能受到“熊猫级”保护,更多的强拆行为恐怕都将争相效仿。而呵护“熊猫级”建筑,保留城市文脉,本该是城市的最基本责任。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