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谈污损文物的涂鸦———批评亦应讲究方式方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埃及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神庙浮雕上出现“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鸦后,丁锦昊立即遭到众网友谴责,而丁锦昊的真实身份也被网友人肉出来———南京一名初中生。近日,丁锦昊父母通过媒体公开道歉,称监护不到位,孩子也意识到了错误,恳请大家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

这样肆意污损文物的不良行为,当然应引起高度警觉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不过,任何“正确的意见”在涉及未成年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未成年人还不能完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惩戒过于峻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即以网友“人肉”这名涂鸦者的行为而言,看上去是在实现正义,实则还是“以暴制暴”,并不能真正抵达正义。孩子的做法肯定不对,但批评亦应讲究方式方法,网友并不能以此作为理直气壮公开其个人信息的依据。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