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不能立牌了事

近日,国务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千余处新增不可移动文物名列其中。这些文物中,不乏杭州西湖十景、武汉长江大桥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胜,但更多的是尚没有被大众关注的地方。

第七批“国保”名单尘埃落定,合理保护与管理则刚刚起航。入选“国保”,意味着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得到了肯定。今后这些文物都会被挂上一个文物标识牌,标注文物名称、等级、公布时间、立牌时间等相关信息,警示人们加大对这些文物的关注和保护。

但保护文物绝不能仅仅挂牌了事。对于开发利用“国保”文物,不少地方政府已经跃跃欲试,开始将自己新入选的“国保”文物广做宣传。联想到各地方持续高涨的申遗热,人们不禁担忧:地方政府的宣传究竟是为了今后搞旅游开发,还是为了让公众了解并参与到文物保护中?

人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一些文保单位保护不善、“保护性拆除”的新闻屡见报端,令人痛惜。文物有了法定身份后,更大的挑战在于后续保护。文物保护,不在一朝一夕,挂牌、投钱之外,更需长效监管。尤其是政府部门,更要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仅仅依靠文物部门的行政命令和地方政府行政决策,不仅人力物力严重不足,也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文物保护工作人人有责,在强调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同时,也应构建政府为主导、公众为主体的文物保护格局,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更好地留存,让历史在文物的矗立中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