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建议港府设文物信托基金保护古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香港古迹之一:太平山餐厅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近年涉及保护历史古迹的议题与日俱增,香港特区政府多年来倡议成立的文物信托基金,终有初步的建议框架。

香港新的文物保育政策落实接近5年,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在2011年底委托顾问进行研究,探讨在香港设立文物信托基金的可行性。据了解,顾问近日已向政府提交最后报告,建议港府以法定机构形式成立文物信托基金,通过注入一笔过拨款,以及立法将一批可带来收入的物业,转归信托基金,以提供经常收入协助活化历史建筑。顾问假设最初注入9亿元(港币,下同)“种子”基金,即可为新架构带来每年近6900万元收入,财政上可以自给自足。

管理方面,顾问建议信托基金采纳私营机构的管理方式运作,以提高效率和减省开支,行政总裁辖下可设有5名总监。当中的保育总监可作为信托基金与政府之间的中介人,负责处理物业业权和维修工作,并应考虑由一名受人敬重、具魅力和经验丰富的人士担任董事会主席。

顾问指,由于持份者和市民的支持是信托基金的成功关键,认为须先就设立信托基金一事进行广泛咨询,估计最快可在开始审议建议后的3年成立新架构。

香港古谘会主席林筱鲁在接受查询时表示,有关顾问报告只属建议,委员会日后会在检讨其它文物保育政策时,一并宏观地检讨。

委员廖宜康认为,透过基金推广文物教育是好事,但市民对保育的重视程度才至关重要,如得市民支持,政府就可以放手推行基金。

活化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委员刘智鹏认为,成立基金有助文物保育长远发展,因基金可有一笔稳定的资金,毋须逐次申请拨款。他观察到愈来愈多人关心古迹,指基金将是一个保育的新平台,是一个好的尝试。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