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汉代文化遗址破坏严重却得不到有效保护

位于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仕尾村、南湾村一带的山丘等地,是广东发现的10处汉代文化(建筑)遗址之一,也是广东4处出土汉代瓦当的重要遗址之一。然而,从去年年底以来,位于南湾村附近的岭凸仔文化遗址,却遭受到严重的人为破坏。昨日,记者在南湾村附近的岭凸仔看到,文化遗址保护范围内的山岭已被大面积挖掘,遗址遭毁坏面积已达50%以上。 

一处遗址遭毁面积超一半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毁坏处的遗址,被挖的坑最深处约13米,最浅处也有约4米。除了岭上的防护林受毁外,还严重毁掉3处汉代单室墓葬,大量的汉代红胎薄砖被毁而四处散落。据悉,前段时间这里虽停止了肆意挖掘,但该文化遗址的地形、地貌和文化层已失去了完整性。

当地一文化界人士称,该区域是我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保护范围,但在岭凸仔文化遗址一带,却一直未见设立相关的保护标志,当地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较差,拥有该土地使用权的一些村民受利益所诱惑,擅自出卖土方给附近旅游开发商用于填盐田而从中赢利。尽管遭连续几个月的肆意挖掘,遗址一带的岭凸仔遭严重毁坏,但未见相关部门到现场阻止或实施保护。

公安、文化部门已介入调查

昨日下午,徐闻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良应就遗址遭破坏一事向本报记者回应称,他们是3月28日接到徐闻南山镇一带文化遗址遭人为严重破坏情况的,接报后,该局已派工作人员前往察看并制止,同时警方将挖土的几个人带回调查,如果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黄良应表示,徐闻南山镇一带文化遗址遭人为破坏情况的确严重,“这个汉代文化遗址是在上世纪80年代确定的,但当时有关专家对这一带的遗址没有立下明确的界限、标志,只是知道大概是在这个地方(南山镇二桥村、仕尾村、南湾村等村庄一带),具体界限在哪需等待省市文物部门专家确定。现在,他们已责令相关挖土人员停下来,并将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和上级部门做好处理工作。

佛冈上岳古村建筑群在风灾中多处受毁 文物保护专家呼吁尽快修复

多处古民居已不适合居住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岳古村建筑群遭风灾摧残损失惨重的新闻经报道后,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日前,省级文物保护专家来到佛冈县龙山镇实地考察上岳古村建筑群的受灾情况,并呼吁尽快落实资金开展古村抢救性修复工作,迁出危房中仍居住的村民。

省级文保朱公祠破败不堪

“古村在遭灾前,本来已列入县文物保护范围,并得到配套维护,平整了村道,种植了绿化树,受到游客的欢迎。”当地村长告诉记者,然而突如其来的风灾令古村的开放戛然而止。目前,省、市、县文物管理部门已联合组织力量,投入灾后自救工作。同时,规划、住建等部门已介入古民居抢救加固维修保护工作。

据悉,最令专家感到可惜的是,该村朴山朱公祠不堪风雨肆虐,多处毁坏不再完整。朱公祠于乾隆四十六年由朱朴山的5个儿子为供奉先父而建,光绪九年重修,是上岳古村现存的六座祠堂中保存最完好、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一座祠堂,也是省文物保护点。

“以前这里是游客最爱造访的古迹,现在成了一片废墟,估计很长时间都不会有人来游览了。”该村的村民说。

危房中的居民尽快迁出

由于资金和人力不足,目前古村的灾后修复困难重重,亟须各界伸出援手。

省级文物保护专家在实地考察了上岳古村建筑群的受灾情况后,建议应立即迁出不适合居住的房屋的居民,并组织抢险加固,保证居民和建筑的安全;对已损害的房屋,应根据险情缓急和损坏的严重程度,有序、尽快地组织有资质单位进行修缮设计和施工。

目前,该县相关管理部门已根据专家意见向有资质单位咨询修缮规划方案,同时一边组织人员抢险加固,一边发动各方力量征集具备修缮古村建筑群的技术人才,以确保古村建筑群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修缮保存下来。

责任编辑:Catheri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