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国宝震断 担心的还是发生了(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地震中受损的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震前的“樊敏阙”。(资料图片)

很多人因为根雕而知道芦山,而这次7.0级的地震又让芦山全国皆知。而鲜为人知的是,芦山县是“中国汉文化之乡”,在国内外学术界拥有极高地位,特别是以樊敏石阙、芦山石兽为代表的东汉文物,有极高的史料和美学、建筑学、书法、雕塑等研究价值,可惜,一场地震,让“国宝”受损。

拾起一块块碎片

文管所副所长心滴血

雅安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潘红兵,在雅安从事了20多年的文物管理工作,对雅安的一草一石都有着很深的感情。

4月20日上午8点地震刚过,潘红兵冒着余震的危险心急如焚地跑到单位,查看文物受损情况。“看到工作人员都很安全,我悬着的心踏实了一大半。”潘红兵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不过让我放心不下的还有这些陪伴了我这么多年的宝贝。它们都是我的心头肉啊!”潘红兵对文物管理所的藏品逐一进行检查,很多藏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最让我痛心的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元代高足碗受损,被震得开了裂。”潘红兵强调,“虽然可以修复,但这些闪耀着历史之光的文物难免还是有了瑕疵。”

一块块拾起这些被震落在地的宝贝碎片,潘红兵的心在滴血。

电话那头传来噩耗

“樊敏阙”主阙震断

“当后来得知震中在芦山县时,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我。地震发生后,我立即致电芦山方面,询问那边文物受损情况。我的电话拨了一通又一通,就是始终打不通。直到晚上,终于有了当地的文物管理人员传来的消息。”

潘红兵对华西都市报记者伤心地说:“他们告诉我,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没事,但最让人痛心的是芦山全国重点文物樊敏阙及石刻受损,樊敏阙主阙中部断裂,阙顶面临垮塌。得知这个噩耗之后,我一晚上没有睡着觉。”

据了解,樊敏阙及石刻是汉代建筑遗存,在文物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统计帖:

24处文物受损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1日14时,雅安芦山地震已造成当地12处博物馆、文管所馆舍受损,馆藏受损文物274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8件(套),三级文物41件(套),一般文物225件(套)。

此次地震造成102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文物点1处。“5·12”汶川大地震后得到抢救修复的不可移动文物总体状况较好,仅有几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